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1 / 2)

陈登向刘备献上计策说:“曹操所惧怕的人是袁绍。袁绍盘踞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各郡,拥有百万军队,文官武将众多。如今为何不写信派人到他那里求救呢?”刘备说:“袁绍过去和我没有往来,如今我又刚刚打败他的弟弟,他怎么肯相助呢?”陈登说:“这里有一个人和袁绍家三代都有交情,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封信送给袁绍,袁绍一定会来相助。”刘备问是谁,陈登说:“这个人是您平日里十分敬重、屈尊结交的,怎么忘了呢?”刘备猛然醒悟说:“难道是郑康成先生吗?”陈登笑着说:“正是。”

原来郑康成名玄,他勤奋好学、才能出众,曾经跟随马融学习。马融每次讲学,都设置红色的帷帐,前面聚集着学生,后面排列着乐妓,侍女在左右环绕。郑玄听讲三年,眼睛从不斜视,马融对他感到十分惊奇。等到郑玄学成回家,马融感叹道:“能够领悟我学问精髓的,只有郑玄一人!”郑玄家中的侍女都通晓《毛诗》。有一个侍女曾违背郑玄的心意,郑玄让她长跪在台阶前。另一个侍女开玩笑地对她说:“‘胡为乎泥中?’”这个侍女马上回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可见其家风的文雅。在桓帝时期,郑玄官至尚书,后来因为十常侍之乱,他弃官回乡,居住在徐州。刘备在涿郡的时候,就曾拜他为师,等到担任徐州牧,还时常亲自到他家请教,对他特别敬重。

当下刘备想到这个人,十分高兴,便和陈登一起亲自到郑玄家中,求他写信。郑玄慷慨地答应了,写好一封信,交给刘备。刘备马上派孙乾连夜带着信前往袁绍那里投递。袁绍看完信,暗自思量:“刘备攻灭了我的弟弟,本不该相助,但郑尚书郑重托付,我不得不去救他。”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讨伐曹操。

谋士田丰说:“连年兴兵,百姓疲惫,仓库没有积蓄,不能再发动大军。应该先派人向天子献上捷报,如果不能通报,就上表称曹操阻隔了我们向天子进贡的道路,然后派兵驻扎在黎阳。再在河内增加船只,修缮武器,分别派遣精兵,屯扎在边境。三年之内,大事就可以平定。”谋士审配说:“不是这样。凭您的英明神武,加上河朔地区的强大实力,起兵讨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拖延时间呢?”谋士沮授说:“制胜的策略,不在于势力强大。曹操法令严明,士兵训练有素,和公孙瓒困守孤城的情况不同。如今放弃向天子献捷的良策,却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战争,我私下认为您不该这么做。”谋士郭图说:“不对。向曹操用兵,怎么能说没有理由?您正应当及时早日成就大业。希望听从郑尚书的话,和刘备一起秉持大义,剿灭曹操这个逆贼,上合天意,下顺民情,实在是幸运至极!”四人争论不休,袁绍犹豫不决。

这时,许攸、荀谌从外面进来。袁绍说:“你们二人见识广博,且看看你们的主张。”二人行礼完毕,袁绍说:“郑尚书来信,让我起兵帮助刘备攻打曹操。起兵好,还是不起兵好?”二人齐声回答:“您以多胜少,以强攻弱,讨伐汉朝的逆贼来扶持汉室,应该起兵。”袁绍说:“你们二人的看法,正合我意。”便开始商议起兵的事。

袁绍先让孙乾回去回复郑玄,并约好刘备准备接应。一面命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出动骑兵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计精兵三十万,向黎阳进发。部署已定,郭图进言说:“您大举讨伐曹操,必须历数曹操的恶行,发文通告各郡,声讨他的罪行,然后才能名正言顺。”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便让书记陈琳起草檄文。

陈琳字孔璋,向来很有才华。灵帝时担任主簿,因为劝谏何进不被采纳,又遭遇董卓之乱,便到冀州避难,袁绍任用他为记室。当下陈琳领命起草檄文,提笔一挥而就。檄文内容如下:

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会在危难中谋划,以控制局势的变化;忠诚的臣子会考虑危难,以确立应变的权宜之计。所以有非凡的人才,然后才有非凡的事业;有非凡的事业,然后才能建立非凡的功勋。而这非凡之事,本来就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从前,秦朝衰弱,君主无能,赵高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作威作福。当时的人被逼迫威胁,没有人敢直言。最终导致了望夷宫之变,秦朝祖宗的基业被毁灭,其遭受的污辱一直延续到现在,永远成为世人的鉴戒。到了吕后末年,吕产、吕禄专权,在内兼领南、北二军,在外统领梁、赵之地;独断专行,在宫中决策事务;下级欺凌上级,朝廷纲纪废弛,天下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杀叛逆,尊立汉文帝,所以能使王道兴隆,光辉显耀。这就是大臣确立权宜之计的明显例证。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悺、徐璜一起为非作歹,贪婪放纵,伤风败俗,残害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被收养的乞丐,凭借贿赂获取官位,用金银财宝去贿赂权贵,窃取三公之位,败坏国家。曹操是宦官的遗丑,本来就没有美好的品德,为人狡诈好战,喜欢制造混乱、幸灾乐祸。

袁绍将军统领军队,如雄鹰飞扬,扫除凶逆;接着遭遇董卓,董卓侵犯官位,残害国家。于是袁绍提剑击鼓,在东方发号施令,收罗英雄,不计较他们的缺点而加以任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议谋划,授予他一支军队,认为他有鹰犬之才,可作为得力助手。然而曹操愚蠢轻佻、谋略短浅,轻易进攻又轻易撤退,多次遭受挫折,损失众多军队;袁绍又重新分拨精锐兵力,加以休整补充,上表举荐他担任东郡太守,兼任兖州刺史,赐予他虎符,授予他权力,希望能获得秦军那样一战而胜的回报。但曹操却凭借这些资本飞扬跋扈,肆意作恶,剥削百姓,残害贤良。

原九江太守边让,才华出众、风度不凡,天下闻名;他直言敢谏,态度严正,议论不阿谀奉承;却遭到斩首示众的刑罚,妻子儿女也受到牵连被杀。从此士大夫们悲愤痛恨,百姓的怨恨更加深重;一个人奋起反抗,全州的人都纷纷响应。所以曹操在徐州被击败,地盘被吕布夺走;他在东方彷徨无依,无处安身。袁绍考虑到强干弱枝的大义,而且不与叛逆之人为伍,所以再次出兵,声势浩大,战鼓敲响,曹操的军队纷纷溃败;拯救他于危亡之中,恢复他州牧的职位。那么袁绍对兖州百姓虽无大恩,对曹操却有再造之恩。

后来天子返回洛阳,群贼侵犯。当时冀州正有北方边境的警报,袁绍无暇分身;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前往命令曹操,让他修缮郊庙,护卫年幼的天子。曹操却肆意妄为:专断地进行胁迫迁都,控制宫廷;侮辱王室,破坏法纪;兼任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长官,专制朝政;封爵奖赏随心所欲,刑罚杀戮随口而定;他喜爱的人,其五宗都能得到荣耀;他厌恶的人,其三族都被诛灭;公开谈论的人被公开诛杀,内心不满的人被暗中杀害;百官都不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尚书只是记录朝会,公卿只是虚设充数而已。

原太尉杨彪,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处于国家高位。曹操因为一点小怨恨,就给他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对他严刑拷打,各种酷刑都用上了;随心所欲地作恶,不顾国家法纪。还有议郎赵彦,忠诚进谏、直言不讳,他的建议有值得采纳之处,所以朝廷听取了他的意见,对他加以礼遇。曹操却想迷惑、蒙蔽天子,杜绝言路,擅自收捕并杀害赵彦,不等待朝廷的批复。另外,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他的坟墓尊贵显赫;他坟墓周围的松柏,本应受到敬重。但曹操率领将士,亲自前去挖掘,打开棺椁,暴露尸体,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致使朝廷流泪,士民伤心!

曹操还特地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他的军队所到之处,肆意破坏,尸骨暴露。他身居三公之位,却做出强盗般的行径,玷污国家,残害百姓,连鬼神都深受其害!再加上他的政令残酷苛刻,各种禁令相互交错;陷阱、罗网布满道路;百姓举手就会触碰到罗网,动脚就会陷入陷阱。所以兖州、豫州有困苦不堪的百姓,京城有哀叹怨恨之声。纵观历史,无道的臣子,贪婪残酷的程度,没有比得上曹操的!

袁绍正在对外征讨奸贼,还没来得及整顿训练军队;对曹操加以宽容,希望他能改正。但曹操豺狼野心,暗中包藏祸心,竟然想要摧毁国家栋梁,削弱汉室,铲除忠正之士,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以前袁绍击鼓北征公孙瓒,公孙瓒这个强大的逆贼抗拒围困长达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攻破公孙瓒,暗中与公孙瓒通信,表面上协助袁绍的军队,实际上却想偷袭。恰逢曹操的使者被发现,公孙瓒也被消灭,所以曹操的阴谋没有得逞。

如今曹操屯兵占据敖仓,凭借黄河作为坚固的防线,想用螳螂的手臂,阻挡大车的前进。袁绍奉汉朝的威严,在天下抗击敌人;拥有百万长戟,千群骁勇的骑兵;有像中黄伯、夏育、乌获一样的勇士,善用良弓劲弩;并州的军队越过太行山,青州的军队渡过济水、漯水;大军从黄河正面进攻,荆州的军队从宛城、叶县包抄其后;军队行动如雷霆万钧,像用烈火焚烧飞蓬,用沧海之水浇灭火炭,有什么不能消灭的呢?

而且曹操军队中的士兵,能作战的大多来自幽州、冀州,有的是袁绍原来的部下,都因久别家乡而思念归乡,流着泪向北眺望。其余兖州、豫州的百姓,以及吕布、张杨的残部,是在失败后被迫胁从;他们都遭受创伤,把曹操视为仇敌。如果袁绍的军队回师征讨,登上高冈击鼓,挥舞白旗开启投降之路,曹操的军队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