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旁敲侧击的提过几次,董建设一直说手头紧,没有钱。”
苟屠冷哼一声,回想着对方的敷衍就觉得可笑至极。
“我要不是打听打听,我还真以为他没钱呢。”
“他们村的人借给他一万、两万的,他都还了。”
“老子借给他的800块,推三阻四的,显然就是不想还了。”
“我拿他当朋友,才借钱给他。”
“他把我当鬼子整呢?”
更深层次的原因苟屠没说,他作为债主每天晚上只能跟猪作伴,只有一家生意冷清的肉铺。
而董建设呢?
欠了一屁股债,却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且还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
他凭什么?
苟屠越想越气不过,再加上董建设一直拒不偿还欠款。
时间长了,他已经见不得董建设家一点儿好了。
苟屠说道:“我要让他们知道欺负老实人的下场。”
老实人?
你怕是对老实人有什么误解。
小刘在观察室里啐了一口:“太不要脸了!”
根据警方在墨东村的走访,董建设家里经济状况拮据。
收入微薄,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
再加上一屁股外债,可想而知每个月基本都没什么结余。
稍微存点儿钱也基本全用来还债了。
而根据警方对董建设这几年还债情况的调查,他并没有想要赖掉一分钱。
而是选择优先还借款较多的,或者家中着急用钱的债主进行了偿还。
像是苟屠这种800块的小额借款,则被排在了后面。
换做常人,都会觉得这800块对苟屠的影响不大,所以毫无顾忌的往后拖了拖。
可没想到,就是这一拖,竟然引起了对方的不满,认为其是恶意拖欠。
被欺骗,被恶意拖欠,嫉妒等等臆想出的情绪交织,导致苟屠把董建设家当成了眼中钉。
最终,心胸狭隘的苟屠气不过酿成了大祸。
如果被董建设知道对方的犯罪动机是这个,估计悔的肠子都青了。
不是后悔没有早点儿还钱,而是后悔不该跟这种心胸狭隘的人交往。
审讯室里,郑义和陆执默默坐着,但那握紧的双拳显示着他们对苟屠的怒火。
苟屠则是抓紧最后机会,尽情的宣泄着自己的战绩。
“我早就有想法弄董建设一家了,哦对了,还有于家……”
“仗着资格老,抢我生意!”
“所以,我趁着村里人请客吃饭的时候,灵机一动,找了个保鲜袋偷了于文龙的酒杯。”
“9月30日,我提溜着下好迷药的酒和果汁去找董建设,他们一看这架势果然去置办了酒菜。”
“呵,穷鬼,见了点儿酒和果汁就馋的要命。”
“等他们晕倒之后,我又把于文龙用过的酒杯替换掉了我的酒杯。”
“擦掉了倒酒时我在酒瓶上留下的指纹。”
……
苟屠得意于自己作案时的聪明才智,可惜陆执听了只想把他按地上摩擦。
虽然证据确凿,但是陆执这次动了肝火,准备让苟屠夜里感受一下什么叫绝望。
审讯室里,他几乎是一心二用。
一边给苟屠做着笔录,一边在脑海中翻开了审判笔记。
毛笔饱蘸墨汁,在新一页的笔记上落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