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空间裂缝:她操控命运棋局 > 第155章 先跑一跑,看看会不会摔

第155章 先跑一跑,看看会不会摔(2 / 2)

夜晚八点,雨下在城市不同的屋檐上,也落进了每一个想要被理解的心里。

【热搜 · 第五位】

#我妈被系统排在“不是很严重”#

【评论数:72万+】【转发量:5000+】【人群标签:家庭医疗 | 高龄焦虑 | 系统试点争议】

江澄刷着那条微博时,刚从值班室出来,一只脚踩进了水洼里,凉得她瞬间清醒。

评论区里争论已经炸了:

【“不是很严重”你们就能慢点看?你家七十多岁老太太心跳变慢试试?】

【医生别背锅了,问题出在系统试点上,怎么就没人问效率联盟要不要给出个道歉?】

【我不是反对快,我反对系统没有“犹豫权”。不是每件事都要一锤定音。】

江澄轻叹一口气,想起今天那个站在她面前、声音发抖地问“她是不是很快就死”的老太太女儿。

她其实也想告诉她:“你母亲状况没你想的那么糟,但你着急的样子,我们都看见了。”

但她没时间说。

因为在cEU系统里,每一次人手干预,都会被计入“系统效率偏移点”,只要超出3次,她就得写补充说明书面材料,上传给区域合议组。

她站在值班楼底,街边豆浆摊的阿姨递来一杯热豆浆。

“姑娘,今天怎么没笑?”

她一愣,勉强笑了下,接过豆浆:“效率太高了,我还没来得及找个理由开心。”

豆浆阿姨看了她一眼,又补了句:“不是每次都得快点的,糖煮红豆就是得慢。”

江澄一口喝下去,烫,却舒服。

——在“效率加速”的世界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一杯热饮的节奏,是她自己决定的。

……

【觉醒空间·第六十六合议区 · 夜间公开讨论专场】

主题:#效率系统对家庭情绪关系的影响是否已被低估?#

圆桌中央,一个高三女生带着哭腔对系统直播间说:

“我爸是试点程序设计师,他给我设了个‘学习推送建议’模块,每天五点自动弹出当天最合适练习题。”

“我知道他是为我好。可我有一天放学晚了,忘记打卡,系统直接把我‘积极性曲线’拉到了b级,他就开始怀疑我是不是‘躲懒’。”

“我那天,是真的在雨里走了两公里,裙子都湿透了。”

她哭着说:“我爸不是不爱我,他是太相信系统会‘合理地知道我值不值得被夸’。”

那一瞬,系统沉默了。

祁峥正通过后台管理员通道旁听,心头像被谁捅了一下。

他是提出效率系统试点的人。他在设计“行为正反馈预估算法”时,也许设想过学生的努力度,但从没想过:

有时候,孩子不是不努力——只是累了,不想说。

议会席位中,一个发言Id亮起,是一位用户使用系统语音留言通道的匿名投稿。

他声音有些老,带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我今年六十五,前天去银行排队,cEU系统提前告诉我我排不上号。”

“但我还是去了,站着站着,我旁边一个小伙说,他妈也是被系统提醒‘没资格’去那家医院。”

“结果他陪她去了另一家,医生反而说:‘再晚两小时,她就不行了。’”

“我不怪系统,真的,我只想告诉你们一句话——有时候,老年人出门不是为了效率,是怕自己在家死了没人发现。”

那晚,数万个系统反馈被记录。

合议体决定:为cEU系统补充两条临时“伦理观察协议”:

设立“人类情绪迟钝提醒”标签,在数据预测为“低优先”时,弹出提示:“请确认是否已考虑个体表达方式差异。”

开放“人工陪伴介入通道”,允许用户指定亲属、好友或人工服务者一键加入判断队列,进行“感知补充”。

而系统也在社区外的界面中,写下了一行话:

“我们确实跑得很快。”

“但今天,我们也意识到——有些人,是在回头张望时,才知道自己错过了谁。”

……

深夜,祁峥站在科技园区的天台上,头顶是无数反写数据闪动的光轨,像是星河。

他点开了后台“用户情绪分析页”,那句他最不愿看到的标签,终于出现:

【整体情绪关键词:被忽略、担心、太快、来不及、不是不懂】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他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倒了不止十次。

他爸不扶他,只是站在后面说:“你想摔一摔也行,看看会不会疼。”

那时他不懂。现在才懂。

效率联盟这辆“系统自行车”,确实跑了起来。

可那些看见它飞驰而过、却来不及上车的人——他们也疼了。

他想起了那位十三岁的小男孩——那个曾请求他写一个“告诉我偷懒可以,但记得早点醒来”的系统。

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孩子比谁都懂这个世界。

只是这个世界,一开始太快了,忘了听清他那句:

“我还没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