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171章 赵子龙抵达南郑

第171章 赵子龙抵达南郑(2 / 2)

\"将军!你可来了!\"张鲁双目通红,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一把抱住赵云的胳膊,声音几近哽咽,\"将军若再不来,只怕我汉中已为刘璋贼子所据矣!\"这位割据汉中多年的道教领袖,此刻全然没了往日威严,倒像是抓住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

赵云慌忙抱拳行礼,银甲在晨光中微微发烫:\"张太守莫急,我等奉太师之命,前来驰援,只是道路难行,以至于耽搁了军情。\"

他话音未落,杨松已上前赔笑:\"主公,赵将军远道而来,咱们是否先请他们进城一叙?\"

\"哦,对对,进城进城!\"张鲁恍如梦醒,拽着赵云的手腕便往城中走,仿佛生怕这位救命神将转瞬消失。马蹄踏碎满地霜花,南郑城门在眼前缓缓洞开,城楼上\"汉宁\"大旗猎猎作响,却掩不住百姓眼中的惶惑。

夜幕降临时,张鲁的府邸内灯火通明。八珍玉食摆满长案,珍馐美馔蒸腾着热气,却无人动筷。张鲁频频举杯,尽说些\"久仰将军威名太师仁德\"之类的客套话,对阳平关的危局绝口不提。

这是中国人的习俗,求人办事,哪怕再着急,也得等到‘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以后,才能张口。

赵云握着酒盏,剑眉微蹙,他本就不善应酬,此刻更是如坐针毡。

反观徐庶,与张鲁麾下谋士谈笑风生。当谈及《道德经》要义时,他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直把张鲁听得频频点头:\"徐军师果然博学,此等见解,老夫闻所未闻!\"杨松在旁见状,眼神几不可察地瞥向主公——酒过三巡,该入正题了。

张鲁突然重重放下酒盏,佯作叹息:\"唉,本想让将军好好休整......\"他向杨松使了个眼色。杨松会意,立刻正襟危坐:\"赵将军远道而来,本该让将军休养些时日,奈何军情紧急......\"

徐庶唇角微扬,不着痕迹地轻咳一声。赵云立刻起身,抱拳朗声道:\"云此来,正是为解汉中之危。只是不知如今详情。\"

\"快,取地图来!\"杨松三步并作两步,展开丈余长的羊皮舆图,烛火在地图上跳跃,将阳平关处的红点映得刺目,\"将军请看,如今下辨已失,蜀中老将严颜已率军与张任会师,包围了阳平关。\"他的手指划过蜿蜒的山道,\"马鸣阁也被吴懿所取,我军支援阳平关的道路已断。更要命的是,阳平关外定军山已失,整座关城成了孤城。\"

赵云凝视地图,长枪不自觉握紧:\"阳平关如今还有多少守军?还能坚守多久?\"

张鲁捏着胡须,神色黯然:\"张卫将军拼死固守,如今恐怕只剩万余残兵......\"他突然抓住赵云的手臂,\"赵将军,阳平关一失,汉中再无险可守,蜀贼大军可长驱直入啊!\"

徐庶却抚掌笑道:\"张太守莫急。马鸣阁道虽险,但若以奇兵突袭,未必不能夺回。\"他的羽扇指向地图西侧,\"此处有小径直通马鸣阁后,当年韩信暗度陈仓,走的便是类似险路。\"

杨松倒吸一口冷气:\"那路径数十年无人行走,怕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赵云目光如炬,\"末将愿率三千精兵,从密道奇袭马鸣阁。只要夺回要道,阳平关之围可解。\"

张鲁霍然起身,眼中重新燃起希望:\"若能如此,老夫愿以汉中半数粮草为谢!\"他话音未落,一名斥候跌跌撞撞闯入:\"报!阳平关急报!张任发起总攻,关城西北角已被攻破,幸得道兵用命,拼死抢回,张卫将军再次来信,说若是再无援兵,只怕旦夕之间,阳平关就要告破!\"

厅内瞬间死寂。赵云猛地拔出长枪,枪尖刺破烛火:\"徐军师,烦请你留守南郑,协调粮草。我即刻点兵,连夜驰援!\"

徐庶微微颔首:\"子龙放心。待你夺回马鸣阁,我自会安排后续接应。\"他转向张鲁,神色肃然,\"张太守,是时候让汉中的五斗米教教众,为保卫家园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