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在介绍我伊田助男的事迹后,又和大家闲聊了一会:和大家说一声,我赞美伊田助男的英勇,不等同于“美化侵略者”,大家千万不要混淆了“侵略体制”与“体制受害者”的核心界限,不要用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去思考这些问题。】
【批判的小日本的侵略及其背后的战争罪犯,和赞美在黑暗中坚守正义、敢于反抗压迫的良知个体。这两者并不矛盾啊。】
【我认为恰恰是对伊田助男的肯定,才构成了对日本侵略体制最尖锐、最有力的驳斥。肯定伊田助男的英勇,恰恰是撕开了小鬼子侵略体制的虚伪面纱,暴露其“非人性”的本质。小鬼子最罪恶的地方,不仅在于对其他民族的暴力掠夺,屠杀,他们甚至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天幕下。
人们听到这些话,并未反对,毕竟弃暗投明这种事大家都是认可的,根本没有想的那样非此即彼。
“后世网络上有句俏皮话,说把人当日本人整,这群小鬼子是真把自己人也当日本人整啊”。
“那肯定啊,要不怎么说是披着人皮的畜生呢”。
【而战争结束后,我们没有要他们的战争赔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事他就不算完,这账没算完,意味着我们永远都是出师有名,平推过去,永远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公羊传》提出“国仇百世可报”,小日本可太了解这些东西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比他们还要更怕我们。】
天幕下,特殊时期,抗战后期。
一众年轻战士恍然大悟,“谁要他们那几个臭钱,他们拿的出几个子啊就想算干净,没门”。
“没错没错,小鬼子现在都穷成什么样了,不拿他那点,这事永远不算完”。
【这就是为什么小日本一直在渗透我们,不遗余力的去培养汉奸,费尽心思的美化他们自身。比如说近年来,各种作品里面出现把鬼子叫做日本子的时候, 就已经出现了美化。】
【以前我们都称他们为鬼子的,我们为什么会将侵略者叫做鬼子, 这是一个对敌人的否定性称谓, 对敌人予以否定和贬低,有利于提高己方士气。】
天幕下。
明朝,戚继光肯定道:“自古以来不都这样的吗,战争双方互相看不起,毕竟总不能给对面个美称吧”
一旁的副将大咧咧的说道:“就是就是,喊他一句小鬼子,气势都起来了,提着刀就冲过去了”。
【但现在他们就开始不停的美化自己,比如说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大家很清楚的玩意儿叫做禁忌词啊,这其中就包括了鬼子。一旦出现,你打的字就发不出去了,或者你发出去了,但读者就看不到,你自己始终能看到,你以为发出去了,但其实是没有。】
【后来越来越多的平台把鬼子, 日本鬼子,小日本等列入到了禁忌词的行业。大家没办法,就只能找替代词汇,然后就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小本子,或者日本子。】
【最后造成的现象是什么呢, 就是最近有一部电影, 这个电影我一共看了10分钟, 然后就看不下去了, 在这10分钟的开场里面, 他就已经在接头的时候, 在一个完全只有中国人的场合下, 在地下人员接头的过程当中, 说日本则如何如何。】
【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中文语境的,很生硬很别扭,很明显是一个在回避日本鬼子这类词汇的一种操作方式, 回避鬼子这个词,他才会专门去很硬性的, 强行的去创造了一个所谓的日本子, 听了这个之后, 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种痰卡喉咙里的感觉。】
天幕下,特殊年代。
一小战士听到这些,撇了撇嘴说道:“我就喜欢喊他们小鬼子,小鬼子就是小鬼子,哪有叫日本子的啊”。
这时一个念过书的战士附和道:“子在古代,还是对人的美称呢,那能这样便宜他们,残杀我同胞的,就是鬼子,小日本,没有其他的叫法”。
战士们闻言,纷纷鼓掌叫好。
【天幕上,陈勇继续说着,小日本的渗透真的很深的,比如一些大学就基本上成为了他们的走狗了,上面几次点名批判,甚至直接以新闻广播的方法指出、批判其问题,结果那些人是我行我素,完全不改,甚至变本加厉。】
天幕下,明朝。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千百年不变的话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