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过后,长歌的四位伴读也定了下来,穆家的穆轲,赵家的嫡孙赵阔,贺家的长孙贺赞,还有中书舍人孔家的孔惠德,四人中两文两武,年龄最大的是贺赞,今年12岁,最小的是赵家的赵阔,今年8岁,其他两人都是10岁。
穆瑾萱还特意召见了四人,作为太后,儿子的伴读她肯定要亲眼看一看的,不然也不放心。
看这四个孩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也就放了心,给他们赏赐了一些文房四宝啥的,就让他们走了。
四人对长歌都不熟悉,包括穆轲这个表哥也一样。
只是在后来的学习中,四人很快就被长歌打击的快自闭了,学文比不上,学武更是碾压。
穆轲回家后都哭了。
穆铉:“你哭啥?在宫里受委屈了?”
穆轲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只顾着摇头。
穆铉本就是不是个有耐心的糙汉子,看儿子这副蠢样,都要上手了。
被穆铮给拦了下来。
“轲,你怎么了?既然不是受委屈了,那总有个原因吧?”
穆轲红着眼睛说道:“三叔,能不能让你家的穆轶去做伴读?我太笨了。”
穆铮:“你学不会?”
穆轲:“也不是学不会,是陛下太厉害了,我觉得我学武已经很厉害了,可跟陛下一比,他一只手就把我打趴下了,人都没挪地方,我太笨了。”
穆铮想说:你跟变态比什么?跟正常人比不行吗?
可这话穆铮敢说吗?他不敢,只好换了一种说法。
“轲,有些人就是天生奇才,就像陛下,你想想,他要是普通人,怎么能让神龙降世呢?对不对,你跟其他人比就行了,有些人咱们注定就是比不过的,明白吗?”
穆铮挺同情侄子的,看看,都被打击哭了。
这样的对话也在其他的三人家中上演,总之就一句话,别跟变态比,咱们比不过。
第二天,四个小伙伴在家里毒鸡汤的教导下,又气宇轩昂的出现在了宫中。
转眼就是昭明元年的岁旦,也就是春节。
这一年的宴会,长歌是扶着穆瑾萱一起来的,穆瑾萱如今是后宫中名副其实的老大,没有糟心的算计,除了奉承就是讨好,穆瑾萱觉得,这才是她想过的日子。
昭明元年,重九去了皇庄,无名去了工坊,军校开始施工,各州府的官学也开始陆续招收学子,想考武举的人,也在默默的筹备。
武举和文举一样,除了考试内容不同,流程都是一样的,县、府、院、乡会、殿试,一层层的选拔。
仅仅这一过程就要三年,有这三年的时间缓冲,后续的事情,长歌也就不担心文举不成功了。
长歌也做好了努力奋斗的准备,尤其是从昭明元年开始,简直就跟得罪老天爷了一样。
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昭明元年大旱,昭明二年蝗灾,昭明二年冬天雪灾,昭明三年洪灾。
直到昭明四年开始,才好转,这简直就是哀神附体一样,长歌总觉得那些文臣世家会借此机会干点啥,不然真不是他们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