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千万不能胡说八道,要么得罪人,要么得罪一堆人,结果就是人家都不带你玩,这是葛明不能接受了。
不过今天葛明打算显摆显摆,因为在场的一个是当时最出色的数学、天文学家,一个是太子殿下。在这个时代知识想要普及或者传播,离不开皇家的支持,也离不开当世顶级人才的支持。
“太子殿下,李师兄,在下以为学术上的事情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知道两位是否认同?”
李承乾和李淳风都眼前一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两句话说的真好,的确是做学问的态度。当然,葛明只是希望这两人不要说自己是胡说八道,于是先打个底,这叫大胆假设。
“那在下今天就好好讲讲关于大地和月亮的事,要是相信的就相信,要是不信也没关系,但是不准说我胡说八道。”
两人点头,葛明刚想开始显摆,被李承乾制止了。
“葛明,别着急,青雀喜欢这种学问,本宫赶紧让人把他请过来。”
葛明心想也好,李泰是皇家文化人中的代表,智商可能是在线的,说不定李承乾想不明白的李泰能够想明白。
趁着李泰还没来,葛明先把语言组织组织。虽然天文学葛明懂得只是皮毛,但是纪录片看过不少,自己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把要说的讲清楚。
皇家连个黑板都没有,都不如葛家庄子的学堂。葛明让居小新准备一大块木板,上面贴上了一大张白纸,然后靠在了墙边。
李泰本来也在上课,听到这边有热闹赶紧赶了过来。一身肥肉的李泰这么一折腾,到了李承乾书房的时候已经满身大汗。
李承乾赶紧让小太监拿来毛巾,给李泰擦擦,老宫女献上冰凉的软饮,给越王殿下去去汗。李泰坐下之后说道:“明哥儿,赶紧,不要浪费时间。”
葛明微微一笑,李泰这货还真好学。
葛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圈,一个小圈,小圈旁边还有个更小的圈。
“如果泰山之上有一只蚂蚁,这只蚂蚁会不会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
葛明先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三个人都陷入了思索。
李淳风说到:“相对于泰山来说蚂蚁过于渺小,怕是无法知道泰山全貌。”
葛明点点头,说到:“我们对于大地来说,比蚂蚁对于泰山还要渺小。但是我们比蚂蚁聪明,我们会学习、会总结。”
“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天上有无数的星星,这些星星都是大小不同的球体,那怎么可能我们生活的大地会例外呢?”
“当然这个也无法证明大地就是个圆球,但是我们可以从月食、日食上得到结论。”
葛明说完指了指白纸上的大圆圈,说到:“这是太阳,这是我们生活的大地,这是月亮。”
“月亮绕着我们的大地转,我们和月亮一起绕着太阳转。当月亮绕到太阳和大地之间时,就会出现日食的现象,也是就月亮挡住了照到大地上的光,大地处于月亮的阴影之中。有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之分,这是角度、距离的不同造成的,不过不管怎么看都可以看的出来月亮一定是个大球。”
三人听后点点头,月亮是个大球,这个古人早就认同的,毕竟这玩意抬头就看的清清楚楚,尤其是每逢十五的时候。
“要是大地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月亮刚好在大地的阴影之中,你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就能看到月食。月食有月偏食、月全食之分,同样是因为距离、角度的不同造成的。”
“没有月环食,因为大地的阴影比月亮都要大,要么全挡住、要么挡住一部分。”
“月食时月亮如同被人咬了一口的圆饼,变成了月牙,这就说明大地的阴影是圆的,那大地是不是也是圆的?”
李承乾听不懂,有些懵。
李泰听得津津有味。
李淳风陷入了沉思,对于天文李淳风有自己的认识,有无数的猜想,但是从来没有这么直观的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从月亮和大地的阴影是圆的,推断出月亮和大地都是圆的。
李泰说到:“明哥儿,要是大地是圆的,并且在虚空之中,为何我们不会掉入虚空。”
葛明笑而不语,把矮几上一个砚台扔到了地上。
“惠褒,为何砚台没有飞到天上去?”
“因为砚台很重,所以飞不上去。”
“那砚台为何重?”
三人又陷入了沉默,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为何砚台重,什么是重,为什么重?
葛明说到:“因为大地对砚台有吸力,所以砚台才是重的,于是才会落到地上。大地对我们也有吸力,所以我们不会掉入虚空。”
“如果有足够大的离底摆脱这种吸力,我们就能飞到天上去,从天上俯瞰大地。这还不算,到时候砚台就会悬浮在空中。”
李泰张大了嘴巴,满脸都是吃惊。
李承乾和李淳风也好不了多少,同样都是吃惊的表情。
李淳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开口说到:“葛明,就算大地是个大球,也在绕着太阳转,那为何会有昼夜之分,那应该一边永远是白昼,一边永远是夜晚才对。”
“这是因为大地不但绕着太阳转,自己也在转。大地绕太阳一圈是一年,大地自转一圈是一天。虽然大地旋转很快,但是因为吸力的原因我们也不会被甩出去,甚至感觉不到大地在旋转。”
李泰问到:“那你又如何证明大地在旋转?”
葛明嘿嘿一笑,说道:“这个很简单,以后我会证明给你看。”
李泰一听来了兴趣,说到:“明哥儿,要是需要什么本王可以提供给你,本王也要参与。”现在自称本王,难道是用自己身份压自己不成?
“好好,到时候一定叫上你。”
李承乾和李淳风也赶紧说也要加入,这怕是学术上的盛世啊,怎么可能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