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梦洁,你帮忙布置体验区,就在展厅的东侧,那里空间宽敞,光线也好,我和苏木负责联系手艺人,让他们配合体验展,现场演示工艺,再和小程序的内容结合起来,效果肯定更好。”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王丽和邢梦洁异口同声地答应,脸上满是兴奋,王丽已经开始拿出手机,琢磨着宣传文案的思路。
沈亦舟也补充道:“我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跟着苏叔之前推荐的建筑师李老师学习,参与了一个小型的传统元素建筑设计项目,主要是把苏州的窗格纹样融入现代民宿设计。”
“这次回来,想向苏叔和徐姨请教一些关于苏州传统建筑纹样的问题,也想看看‘平江路历史街区活化’项目的进展,学习一下陆先生的设计思路。”
“好啊,”苏木笑着说,放下手中的筷子,“明天我带你去项目现场看看,那里已经开始初步施工了,建筑外立面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能直观地看到水波纹和窗格纹样的应用。”
“我再给你找一些传统建筑纹样的资料,都是之前收集的老图纸,有很多已经失传的纹样,对你的学习应该有帮助。”
“谢谢苏叔!”沈亦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连忙道谢。
晚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饭后,众人坐在庭院里喝茶聊天。
苏锦和沈亦舟依偎在一起,分享着在BJ的趣事,比如第一次去BJ的传统工艺博物馆,看到清代的苏绣龙袍时的震撼。
比如为了收集资料,跑遍了BJ的大小书店,终于找到一本关于传统纹样的老书。
徐佳莹和苏木坐在一旁,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脸上满是欣慰,偶尔插几句话,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姨婆和崔姝坐在另一边,聊着家常,姨婆给崔姝讲着苏锦小时候的趣事,说她小时候总跟着自己学刺绣,绣坏了无数块布料,却依旧坚持不懈,崔姝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笑声。
月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温柔而美好,庭院里的桂花香气越来越浓,混合着茶的清香和众人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这次回来,感觉‘苏州记忆’变化好大,展品越来越丰富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比我上次来的时候热闹多了。”
苏锦看着庭院里的景致,感慨道,目光扫过展厅的方向,“爸,妈,你们辛苦了,把‘苏州记忆’做得这么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传统工艺,你们真厉害。”
“傻孩子,这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功劳,”徐佳莹笑着说,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有沈师傅、周师傅他们这些手艺人的倾囊相授,有王丽、邢梦洁他们的全力支持,还有这么多游客的喜欢,才有了‘苏州记忆’今天的样子。传统工艺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是啊,”苏木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传统工艺的传承,不是靠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努力,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创新。”
“你和亦舟年轻,有想法,有活力,懂数字化技术,未来,传统工艺的传承,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把老手艺用新方式传播出去,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