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方小莉2(2 / 2)

有一回,她偶然瞥见二姐桌上翻开的俄语课本,目光突然被一个单词旁的注释吸引住了——上面写着“袜子搁在鞋里”,让她一下忍俊不禁。于是喊来妹妹一起看。

姐妹俩对着那句注释笑得正欢时,方小莉从外面回来,小美立刻好奇地问起二姐这个标注的由来。方小莉笑着解释,班里同学为了记住那些难读难记的俄语单词,特意想出了用汉字联想发音的办法,这样背单词就有趣多了。

听了二姐的话,小美和妹妹又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反复念着“袜子搁在鞋里”。也是从这时候起,小美对俄语的偏见慢慢消失了——原来这门看似枯燥的语言里,不仅有困难和复杂,还藏着这样满是笑声的故事。

初中二年级,小美进入了九原一中,和二姐方小莉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每天几乎都是她二姐骑车带她上下学。去一中的小路坡多,路面还不好走,但二姐总爱跟她聊学校里的趣事、班上的逸闻来解闷;聊到开心处,俩人光顾着笑,连人带车摔过好几次。

有一回,方小莉带着妹妹正聊着天,没注意路上的石头,一下就绊倒了。万幸的是,俩人只磕破点皮,没受重伤,可小美的裤子却被划了个大洞。

小美怕回家被母亲赵秀儿发现挨说,赶紧让她二姐晚上偷偷帮她缝补了一下破洞。可最后还是被母亲看了出来,小美没办法,只好撒谎说,是被迎面来的自行车撞的。赵秀儿没再多问,只是把方小莉缝的线都拆掉,重新仔细给缝补好了裤子。

小时候,方小美总爱趴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琢磨事儿。她最想不通的就是:都是爸妈的女儿,为啥二姐方小莉干啥都这么厉害?

方小莉的课本永远干干净净,字写得跟印出来似的,考试分数从没掉过班里前三名;帮妈妈记家用账,手指头拨着算盘“噼里啪啦”响,没一会儿就把账算得清清楚楚。看着二姐这样,方小美心里又羡慕又纳闷,总想问句“你咋啥都会”。

有时候,小美算做错了事,被妈妈拿着笤帚疙瘩敲脑袋,就会偷偷琢磨:是不是我这脑袋,真被妈妈的笤帚、擀面杖给敲傻了?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她又赶紧摇摇头——才不是呢!

在学校里,她方小美可不笨:语文课上,老师提问她总能第一个举手,作文还常被当成范文念;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她当了三届班长,连班主任老师都夸她机灵。这些事儿摆着,明白的证明,在好些地方,她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可一沾着数字,方小美就没辙了。家里人好像都长着“数字脑子”:她爸在银行当会计,账本上的数字从没错过;她妈在储蓄所也是会计老手,算盘珠子拨拉的溜溜的,买东西算账跟计算器一样准。

她二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算盘打得又快又准,参加工作没两年,就拿了九原市珠算比赛第一名,那红奖状到现在她妈都保存着呢。就连比她小三岁的妹妹,帮妈妈算水电费都算得明明白白。

她哥虽说不搞数字,但算什么也很厉害,小美甚至想要是她大姐小时候没发那场高烧把脑子烧坏,肯定也是个算账好手吧。

唯独她,见了算术题就头疼,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就眼晕。有一回,她妈让她算家里这个月的开支,她算来算去,总数总对不上,急得眼睛都红了。

那时候她蹲在地上嘀咕:我和他们真的是一家人吗?怎么大家算账都溜溜的,偏偏就自己,跟数字这么不对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