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子,有啥要求?我家满福能去不?”
一名妇人急匆匆抓住刘有庆的胳膊,仔细询问。
这年头,工人地位多高?待遇还好!
不像他们渔民,风吹日晒,靠天吃饭,还有风险。
云海县原本是没有厂子的,仅有一个国营社,既收购海产品也卖日用品,里面的营业员可真是气派极了。
去年底,县里传出要建厂的风声,云海县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
要是她儿子能去做工人,她在村里,腰杆子都能挺起不少。
“红婶儿,人家厂子说了,最少要认识1000个字,才有资格进厂哩!”
“一千个字?”
红婶儿顿时吓得松开刘有庆的胳膊,嘴里都有些发苦。
“我行啊!”
在后面听着的刘有文乐了,
他是二叔祖的后辈,二叔祖从前在大户人家当下人时识过些字,知道有文化的好处,对子孙们要求也严格,前些年扫盲运动开始,他就让家里的孩子都去上了扫盲班。
要求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红婶儿回去后,当着孙子的面,就把儿子揍了一顿,
当初识字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了半个月就不想去了,还说什么他一个渔民,识字有什么用,不如多网几兜鱼卖钱。
刘满福被打得嗷嗷叫,红婶儿一边揍儿子一边教孙子,
“你看看你阿爸,就是识字不认真,错过了好机会,鱼娃子你一定要好好上扫盲班,识字。”
光是要认识至少一千个字的条件就将大部分人阻挡在工厂大门外,云海县的食品厂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厂,仅是做一些初级加工,面对的消费群体除了本地居民,也就是内陆城市了,
这样的厂,在各个城镇不算少,只是云海县一直不曾发展罢了。
简沐涵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后世生产的样品以及配方,让原本单一的生产工艺变得多样化,
如此一来,受众越广,工厂收购的海鲜数量就会越多,间接提高了渔民的收入。
原本按简沐涵的意思,是想建造一个大的海鲜生产基地,形成产业群,但按照专家的意思,不如将一个大的产业分散成数个小产业给到各城镇,能够带动小地区的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而更重要的地区,得留给更重要的产业,比如,石化产业。
这个时空花国的发展速度必定和他们不一样,闽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注定成为日后吞吐量极大的港口,
仅靠鱼林业,难以支撑闽州的经济,也浪费了闽州天然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不如从现在就慢慢为石化产业做准备。
各类项目在闽州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简沐涵则回到京都,六月份的商品交易会在即,她要忙成陀螺了。
简沐涵也没想到,她不过是稍微提了一嘴,华志明和安博义就立刻拍板,交易会得办,还得大办,
这几年花国生产的产品多样,大部分供给了白熊国和其余兄弟国家,但也有小部分通过香江运往了全世界,听说反响很不错,
去年末今年初,各大厂像是发了力一般,生产了不少新产品,晶体管彩色电视机,电力自动电饭煲,电热水壶、洗衣机等家电,
这些产品暂时还没有往外出口,现下,简沐涵提到的商品交易会确实是个展示的机会。
安博义对此次的交易会十分重视,期盼着它如同另一个时空一样,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与货物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