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官场势利(1 / 2)

张说此计乃是一个无解的阳谋,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说的事情可以是子虚乌有之事,但所引出的一些结论却能作为一些事情的准绳。尤其所挑拨起来的情绪,更是能够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

可以想见,随着这份奏章呈交上去,宇文融的仇人名单当中必然会再添两员干将。尤其这两位公主都是当今圣人同父同母的胞妹,而且本身又与世无争、专心修道,结果却被卷入这场纠纷中来,简直就是一场无妄之灾。

如果宇文融这都能扛得住,那么他才是真正的大唐魅魔,哪怕全盛时期的杨贵妃都不会让圣人如此迷恋难舍啊!

有了张说出谋划策,张岱踏实不少,起码不必再担心宇文融方面砍来的刀子。而随着各方人物汇聚起来一起发力,接下来宇文融必将陷入众矢之的,自然不会再有余力去关注其他事情。

张岱这里避免了一场挤兑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从容处置宇文宽等人前前后后投入的那些资金。

拒不兑付那肯定是最基本的操作,也不必说什么公理公正、行业发展之类的大话,因为这事后续就不可能闹到人尽皆知,就算会产生一定的纷扰,也只会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并不会给飞钱的发展带来什么致命的打击。

因为这一项业务本来就不是给贪官快速转移赃款而提供方便的,如果为了招揽这一部分业务而刻意强调什么安全性,反而会给这项业务埋下致命的隐患,将会极大的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

既然讲到了这个话题,难得爷孙俩今天都提早回家,而且还有王瀚等人在场,张说便又顺便询问起了当下时局中一些人事变化,尤其是裴光庭与信安王之间的互动。

如今的张说固然还是声望颇高,但是因为早已不在其位,也没有太多加入到枢机要务的机会,讲到对最新时势发展的了解,都还不如张岱。

毕竟张岱在时局中一直很活跃,而且近来还出出入入的给裴光庭当狗腿子,可谓是行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甚至当下和接下来的一些时势发展,都是受其推动的。

就拿今天这一系列的变化来说,就是他昨天在裴光庭家里特意向武氏透露一些事情所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张说也从张岱这里大致了解到了裴光庭的一些谋划,同时也忍不住畅想起来:“若是此番能够顺利将宇文融并其党羽逐出朝堂,九龄等或可顺势还朝。诸如礼部侍郎等职,大可居之!”

其他几人听到张说这么说,也都不免面露羡慕之色。就连张岱都不由得感叹他爷爷对张九龄是真的很看好,他老子都还蹲在郑州没回来呢,这里已经开始帮张九龄筹划前程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张说这一系人员当中,的确只有张九龄才具有一定的领袖气质。尤其在张说诸子本身都比较抽象的情况下,越发衬托出张九龄的风采出众。

眼下张说年龄越来越高,而且脱离势位之后,影响力也在逐渐衰落,如果长时间没有一个核心人物站出来挑大梁、继续将众人团结在身边的话,那就免不了越来越人心涣散,队伍也会越来越不好带。

张岱倒是挺想担起这个责任来,可是他受限于年龄、阅历与官职,就算他爷爷再怎么欣赏他,也不可能让别人统统来给他打下手。

而且说实话,他爷爷团队里这些人他也不是都很想要,诸如他老子张均和他叔叔张垍,他就一直都想踢出去,不过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血缘关系摆在这里。

所以在自己成长阶段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团队,那才是他应该做的。眼下的他对人才的挖掘、拉拢和培养所做的都还很有限,未来除了自身成长之外,也要注意挖掘好苗子,跟随自己一起成长。

总之这件事既然有他爷爷出手了,张岱也就不用再过多操心了。地位低也有地位低的好处,头顶上自有大佬遮风挡雨,只要大佬的防线不被突破,就不用太担心会首当其冲的遭受打击。

当然,也是需要老大仁义、加上彼此关系足够硬,否则也免不了会分分钟就被抛出来吸引火力。

跟张岱类似情况的还有李林甫,随着双方决战在即,张岱也得想办法彻底解决掉这个麻烦了。

尤其这一次李林甫针对汴州飞钱的骚扰,也让张岱见识到这家伙对资源的统筹运用是很有一手的,若非他足够警惕,说不定还真会被这家伙搞得手忙脚乱。

之前裴稹便说过,他老子仍然怒气未消,接下来再在张说的推动下,需要集中精力去与宇文融展开博弈,想必也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将武氏给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