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论辩(2 / 2)

“然也。”诸葛亮羽扇轻摇,面露赞许,“天地万物,莫不有其‘理’。知其理,方能明其用。夕桐先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乃慧心。

刘备和于谦则在书房一角对弈,棋盘上黑白子错落,厮杀并不激烈,更重布局与谋势,一如他们平和的性格。关羽在院中擦拭着他的青龙偃月刀,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与这位老友进行无声的交流。张飞和黄忠则在院角切磋拳脚,动静不小,但都控制在点到即止的范围内。

林夜将自己沉浸在阵法推演中。他铺开一张新的阵图,这次并非攻击或防御阵法,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隐匿”与“预警”相结合的复合型阵法。他需要计算能量节点的分布、灵力流转的轨迹、以及对外界波动的感知灵敏度。这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精细入微的控制力。他摒弃杂念,将全部心神投入其中,指尖偶尔在虚空中划过,带起细微的能量涟漪,模拟着阵法的运转。

林昼也安静了许多,他拿出自己的自然课笔记本,开始认真整理之前收集的树叶和花瓣标本,用透明胶带小心地固定,在旁边工整地写上植物的名称和特性,神情专注。

正午 · 厨房的慰藉与无声的关切

正午的阳光有些炙热,但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却让人心生清凉。今天邹善做的是凉面。手工擀制的面条煮熟后过凉水,变得格外筋道爽滑,配上用芝麻酱、蒜泥、香醋、酱油等调制的浓郁酱汁,再码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蛋皮丝、焯水的豆芽,最后撒上一把香葱和炸花生米,色彩缤纷,令人食欲大开。

在准备配菜时,邹善状似无意地看了一眼坐在餐厅安静看书的林夜。他注意到林夜今天格外沉默,虽然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那种刻意收敛的气息,没能完全瞒过他的眼睛。他没有询问,只是默默地在给林夜的那碗凉面里,多放了几勺他平时比较喜欢吃的辣椒油和醋。

当那碗调料格外足、红油格外亮的凉面放到林夜面前时,林夜愣了一下,抬头看向邹善。

邹善已经转身去忙别的,只留给他一个宽阔沉默的背影。

林夜拿起筷子,拌了拌碗里的面,浓郁的香辣气息扑鼻而来。他低头吃了一大口,面条劲道,酱汁香醇,辣味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一股暖意,伴随着这熟悉的味道,从胃里慢慢扩散开来,悄然驱散了些许盘踞在心头的凝重。

下午 · 沉淀后的活力

午休过后,小院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张飞终于对智能音箱失去了大部分兴趣,转而缠着赵云教他玩一种需要极高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的现代体感游戏。两人在客厅里对着大屏幕手舞足蹈,张飞动作大开大合,往往因为用力过猛而失去平衡,逗得旁观的林昼哈哈大笑。赵云则显得游刃有余,动作精准而优雅,分数遥遥领先。

马超对训练场里的攀岩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凭借着过人的臂力和核心力量,尝试不借助安全绳进行徒手攀爬,动作矫健如豹,引得黄忠在

关羽则和诸葛亮在树荫下摆开了棋盘,这次不是围棋,而是象棋。楚河汉界,兵马对峙,关羽风格依旧勇猛,喜欢车马炮直捣黄龙;诸葛亮则更善用兵卒,步步为营,设局精巧,两人杀得难解难分。

林夜完成了上午的阵法推演,合上图纸。他走到院中,看着眼前这幅生机勃勃、充满烟火气的景象——张飞和赵云的嬉闹声、马超攀岩时的低喝、关羽和诸葛亮落子的轻响、林昼追逐着蝴蝶的欢快身影……这一切,与他脑海中那条关于危险案件的信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暖意。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有些风雨,不该侵扰这片安宁。

傍晚 · 融入与守护

傍晚时分,邹善开始准备晚餐。今天他打算包饺子。和面、剁馅、擀皮、包捏……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协作的工程。

出乎意料地,林夜主动走进了厨房。

“邹叔叔,我来帮忙。”他洗了手,站到案板前。

邹善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递给他一根擀面杖和一叠和好的面团。

林夜接过擀面杖,他并没有用过这个,但他观察力极强。看着邹善如何将小剂子压扁,如何用擀面杖边缘飞快地转动,擀出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饺子皮。他尝试着拿起一个剂子,模仿着邹善的动作。起初有些笨拙,皮子擀得厚薄不均,但他调整得很快,几次之后,擀出的皮子已经像模像样,甚至速度也提了上来。

邹善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讶异,随即恢复了平静,开始麻利地包饺子。他的手指灵活,一捏一合,一个肚大边薄、形如元宝的饺子就成型了。

林昼也被这气氛吸引,跑进来嚷嚷着要学。邹善便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放馅,如何捏边。林昼学得认真,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有的还露了馅,但他乐在其中,小脸上沾满了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