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计划(2 / 2)

阳光正好,照亮前路,也照亮了餐桌旁每一张带着倦意却坚毅的脸庞。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的寒意,将小院染成一片明亮的金黄。石桌上摆满了简单的早餐:稠厚的小米粥、邹善腌制的脆爽酱黄瓜、白胖的奶黄包,还有边缘煎得焦黄的荷包蛋。香气混合着晨露和桂花的清新,构成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氛围。

众人围坐,沉默地进食,一夜的紧张和疲惫在温暖的食物中慢慢消融。夏侯杰和张飞狼吞虎咽,仿佛要将消耗的体力瞬间补回。赵云吃得很快,但姿态依旧沉稳,目光不时扫过院外,保持着警戒。诸葛亮小口喝着粥,羽扇放在手边,眼神落在虚空处,显然仍在思考。夕桐的面前放着平板,但他没有看,只是安静地吃着东西,偶尔推一下眼镜。邹善则忙着给林昼擦掉嘴角的奶黄馅,又给林夜添了一勺粥。

林昼精力恢复得最快,小嘴塞得鼓鼓囊囊,还不忘含糊不清地描述着昨天生态园里发光的蘑菇多么神奇,仿佛昨夜和清晨的惊险从未发生。孩子的恢复力总是惊人,他将不愉快的记忆迅速抛诸脑后,只留下美好的部分。

林夜安静地吃着,感受着食物带来的暖意和体内缓慢恢复的力量。三成的法力,足够日常行动和一些微小的法术,但远未到可以应对高强度冲突的程度。他听着林昼雀跃的讲述,目光却与诸葛亮偶尔投来的视线相交,彼此都明白,暂时的平静之下,暗流并未停歇。

早餐在一种略显沉默却并不压抑的氛围中结束。夏侯杰和张飞被邹善赶去客房休息,两人几乎沾枕头就着,鼾声很快传来。赵云主动承担起上午的警戒任务,替换了彻夜未眠的诸葛亮和夕桐。诸葛亮没有推辞,揉了揉眉心,拿着那份从李国栋处找到的笔记,走向书房,他需要更深入地分析这些信息。夕桐则抱着平板跟进书房,显然要进行数据对接和深度分析。

邹善开始收拾碗筷,林昼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试图帮忙,却差点打翻一摞盘子,被邹善哭笑不得地按在椅子上,塞给他一个没吃完的奶黄包。“乖乖坐着吃,别添乱。”

林夜起身,也想帮忙,却被邹善用眼神制止了。“你去院里坐着,或者回房调息。这里不用你。”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关心。

林夜没有坚持。他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仍是恢复。他走到院角的石凳上坐下,那里阳光正好。他再次闭上眼睛,引导着体内那恢复了三成的法力,继续缓慢而坚定地进行周天循环。这一次,速度比夜间快了一些,天地间的能量粒子似乎也更活跃了些,丝丝缕缕地汇入风旋,填补着空虚。

时间在阳光的移动中悄然流逝。上午的时光平静而安宁。林昼吃完奶黄包,又开始对院角的蚂蚁窝产生兴趣,拿着一根小草茎蹲在那里嘀嘀咕咕。邹善收拾完厨房,拿出工具,开始打磨那柄剑的剑鞘,沙沙的摩擦声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节奏。

书房里,诸葛亮和夕桐的工作似乎有了进展。中午时分,诸葛亮走出书房,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清明。他来到院里,看到正在调息的林夜和玩蚂蚁的林昼,对邹善点了点头。

“有了一些发现。”诸葛亮的声音平和,将一份打印出来的资料放在石桌上。林夜也睁开了眼睛。

“李国栋的笔记里,反复提到几份特定的档案编号,都标注着‘异常’、‘低语’、‘冷’等字眼。根据夕桐调取的档案馆记录,这些档案都来自于D7栋旧档案库的同一个区域——‘第七区’,而且是半年前同一批次转移过去的。”

“第七区?”林夜重复道,这个编号他有些印象,是D7栋内存放最古老、保密等级最高的一批档案的区域。

“嗯。”诸葛亮颔首,“更重要的是,笔记里提到,他在接触这些档案后,最初的感觉不是不适,而是一种……‘被历史选择的兴奋感’,仿佛能听到来自过去的‘启示’。这种扭曲的诱惑力,正是‘旧影’污染的高明之处,它并非一味地带来痛苦,而是先给予扭曲的‘馈赠’,让人沉溺其中,直至心智被彻底侵蚀。”

夕桐在一旁补充,调出平板上的数据:“根据笔记中的时间点和档案馆的访问记录交叉对比,可以确定李国栋的污染加深节点,与他频繁接触那几份‘第七区’档案的时间高度重合。基本可以断定,污染源‘苔藓’的原始载体,就来自那几份档案中的一份或多份。”

“而那片‘苔藓’……”诸葛亮继续道,“B7区实验室的初步分析报告也出来了。其核心结构确实蕴含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却异常古老的意识碎片,充满了冰冷、死寂和一种……对‘信息’和‘生命’的贪婪渴望。它确实在依靠吸附和同化周围的精神印记与信息尘埃来壮大自身。极低温暂时抑制了它的活性,但无法根除。高频精神谐波共振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案,但……”

他的目光落在林夜身上。

林夜明白那未尽之语。谐波共振需要精准而强大的精神力操控,去找到那古老意识碎片的特定频率并予以摧毁。整个安全局,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几位常年闭关的前辈,恐怕就只有状态完好的他了。即使是诸葛亮,更擅长的是宏观布局与能量引导,在这种需要极致微观操控的领域,也并非最顶尖。

“我需要多久能恢复到足以执行净化?”林夜直接问道。

“根据你目前的恢复速度和夕桐的模型推算,”诸葛亮沉吟道,“如果要达到安全且精准操控谐波共振的程度,至少需要恢复到七成以上的法力,并且精神力必须完全饱满。以你的根基和恢复速度,最快……也需要两天两夜不间断的深度调息和能量补充。”

两天两夜。林夜默算了一下。极低温抑制能维持多久?实验室的报告并未给出明确时间,只说了“不稳定”。

“两天内,那片‘苔藓’会不会出现变故?”邹善停下了打磨的动作,皱眉问道,显然有着同样的担忧。

“实验室的极低温环境是特制的,理论上可以维持更久。但‘旧影’的特性诡谲多变,无法完全预测。”诸葛亮没有隐瞒风险,“我们会做好万全的监控和应急准备。但最根本的解决,还是需要彻底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