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亏多了,他们也学乖了 —— 若是敢表露不满,张首辅定会立马怼回来:“既然你不服,不如让你家女儿也去边关历练历练?”
他们倒想,可架不住家中子女没这般能耐啊!
很快,元初被封为 “锦翎郎将” 的六品封号,从京城传到青州,途经姜家村,最终送到了安城元初手中。
除了元初封将的消息,还有一则喜讯传遍天下 —— 朝廷明日将开恩科取士。
这事朝中已议论了整整一个月,不乏反对之声,有人称如今兵荒马乱,当以稳为重,不宜兴师动众开科。
这帮文官论起打仗的事,一个个缩着脖子不敢贸然觐见;
可说到应试科举,他们个个都是过来人,家中也培养了不少读书子弟,原以为张首辅会像往常那般怼一句“不然让你家子弟下场应试”。
没料想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回怼:“既然你觉得开恩科不妥,不如去新打下的城池任职,替朝廷稳固民心如何?”
终究,皇帝开恩科的意愿还是达成了。这一个月的争论不过是小插曲,多数时间都在按部就班走章程罢了。
赵夫子的院中,赵启年看向身旁的张晋,开口问道:“张兄,此番恩科,你是要下场应试的吧?”
“确有此意。” 张晋点头,想起姜家那位灵巧姑娘的能耐,忽然觉得自己也该大胆冒进一次,博个前程,又转而问道:“你和广青是怎么打算的?”
姜广青从书本中抬起头,语气带着几分谦逊:“张兄,我没你这般才学,一个月后的院试尚且没底,恩科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我打算试试。” 赵启年接话道,“就当检验自己的学问,看看还有哪些不足,即便此次不中,下次再来便是。”
说到这里,他忽而坏笑起来,凑近张晋道:“张大哥想必也会下场,张兄此番,是想争一争恩科头筹吧?”
“我自知不及大哥,不敢有此奢望。” 张晋笑着摆手。
“你也不必过谦。” 赵启年拍了拍他的肩膀,“论才情心性,我更看好你。”
他又转向姜广青:“广青,你说是不是?”
姜广青再次从书本中抬头,认真点头:“我也看好张兄。”
说罢,他便又低下头,埋首苦读起来。
手中那本书,正是赵夫子结合往年真题,亲手编纂的院试备考教材。
赵启年没歇着,又凑到姜广青跟前问:“广青,姜大叔这回是不是也得下场应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