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儿子爱用激将法,对大儿子却向来温和鼓励,姜老爹如今也成了会因人施教的好家长。
这会儿,把百货铺开到周边好几个县城的姜长安也难得回来了。
他嘿嘿笑着凑到大哥跟前,眼神发亮地摸了摸大哥身上的主簿官服,一脸骄傲:“大哥现在也有官身了,还有三弟,连弟妹和如意都这么能耐!”
说着又咧嘴笑:“咱们姜家,是真的好起来了!”
“行了行了,快收收你那笑到耳根子的嘴!” 赵氏嘴上嗔怪着丈夫,自己的嘴角却也扬得老高,“别让人瞧见了笑话,咱们家现在有当官的,得注意体面!”
要说对大哥和三弟家有嫉妒心,赵氏和姜长安是半分没有。
要是没有如意和芳霏指点,他们现在还窝在清平县的小铺子里,勉强混口饭吃。
如今跟着小双的路子,姜家卤肉铺开到哪儿,他们的百货铺就跟到哪儿,已经有好几家铺面盈利了。
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这种小富即安的日子,正是他们最向往的。
正说着,如意带着禾儿、穗儿端着两个大托盘走了进来。
家庭小宴,又赶上这季节,自然少不了鲜美的红螯虾 —— 麻辣的、清蒸的、油焖的,摆了满满几盘,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如意笑着道:“大伯,有张县令这位当世大儒在身边,还怕什么。”
姜长盛想到那位仙风道骨的县太爷,心里忍不住苦笑 —— 那位早阵子就问过他好几回,姜家村后面的山头哪块地界适合建房,显然是早有归隐山林的心思。
如今张主簿一走,不仅把看顾那位贵人堂哥的担子交到了他身上,清平县衙的担子也得他扛起来,当真是痛并快乐着。
罢了,好在那位贵人学问高深,向来有问必答。
自己都人到中年了,就再拼一把科举,总不能辜负这份提拔。
想到这儿,他心里定了定,往碗里夹了两只红螯虾,扬声道:“那我便再试试!”
众人刚吃了一轮,小院的门就被敲响了,一道亮嗓门传进来:“如意大侄女,我们回来啦!”
正是多日不见的赵启年。
“是大哥他们回来了!” 杉子立马放下手里的虾,擦了擦手就小跑着去开门。
“赶得可真巧!” 赵启年一进门就笑着摸了摸杉子的脑袋,“正好赶上吃好的!”
“可不是嘛,刚巧赶上个饭点,小叔叔!” 如意特意在 “小叔叔” 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打趣他。
上次如意失踪,赵启年一直心存歉意。这会儿听着她的打趣,向来嘴不饶人的他竟没反驳,反倒笑着讨饶:“这不是闻着香味就来了嘛,还是大侄女手艺好!”
另一边,杉子油晃晃的手紧紧抱着姜广青的胳膊不放。
姜广青脸上满是温和:“多日不见,小弟这脸上又长肉了。”
“哥哥你瘦了!” 杉子小大人似的皱着眉,“回家了就好好补补,读书太辛苦了。”
再过两个月就是院试,姜广青这些日子一心扑在科考上,确实清减了不少。
“小弟,你眼里就只有大哥呀!” 姜广柏故意板着脸,装作吃醋的样子。
“你都胖了,该少吃点!肯定没少去小食铺蹭吃蹭喝!” 杉子毫不客气地回怼,还翻了个白眼。
“你这臭小子!” 姜广柏作势要拍他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