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意站在城墙上,一直望着姜老爹和如意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才依依不舍地走下城墙,脚步匆匆直奔宋大将军暂居的原永城官府衙署。
宋大将军看着顾成意一脸坚定的模样,沉吟片刻,仔细琢磨了他提议的可行性,最终还是点了头。
顾成意这想法虽显冒进,但换个角度看,倒也算是一步出其不意的奇招。
眼下正是双方默契的休战期,永城刚拿下来没多久,朝廷派来接管的官员还没到;
北齐那边肯定也清楚这情况,知道要守住刚拿下的城池,必须有人留下接手管理,大军才敢再去攻打其他地方。
也正因如此,顾成意才提议亲自带人夜袭东北方向的定城 —— 这确实是冒险之举,可正因为险,才更能出乎北齐的意料。
“此行万事当心!” 宋大将军叮嘱道,“若是战况不利,切记立马带兵回城,咱们再从长计议,莫要逞一时之勇,性命要紧。”
“末将领命!” 顾成意郑重行了一礼,转身出了官衙,直奔城防营。
他连夜调兵排布 —— 既是突袭,隐蔽自然是第一要务,故而选了山路行军。
这正是他自小在山里长大的优势,熟门熟路,难出岔处。
就在顾成意夜袭定城成功的同时,南疆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赵启英跟敌军拉锯多日,终于生擒了魏老贼的独子魏长风。
八天后的朝堂上,皇帝龙颜大悦,当场连下两道旨意,给顾成意和赵启英都升了半级官阶。
卫国公这些原二皇子党,本就是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心里就算不满,也没敢表露出来。
自从皇帝摸索出 “外派进修” 的法子,用得是越来越熟练 —— 但凡有谁在跟前晃悠、不干实事,还净搞些搅局的勾当,皇帝一道圣旨下去,谁也不敢违抗,还不是乖乖收拾铺盖离京。
皇帝也不降他们的品级,只嘴上说得好听:“身为臣子,出去多看看风土人情,才能更体察民意,这难道不是朝官该做的事?”
再加上有张首辅那张利嘴 —— 他这位皇帝的忠实拥护者,但凡有人对圣旨流露半分不从,他总能把人怼得哑口无言,到最后谁也讨不到半分好处。
要说卫国公真就死心塌地站在二皇子那边吗?倒也未必。
从他早年那些行事就能看出,这人骨子里自私得很,凡事只认利益,哪有什么真正的立场。
这会儿听闻顾成意又升了官阶,他心里的小算盘又噼啪响了起来:
顾成意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儿子,要是能趁机修复关系,日后不管是二皇子成了事,还是当今皇帝平定了天下,国公府都能保住,不至于落得满盘皆输。
越想他越觉得这主意可行,眼睛不自觉地眯了起来,满是算计。
只是对顾惜惜母子示好这事,还得暗中来 —— 要是让府里的夫人和其他孩子知道了,指不定又要闹腾出什么乱子。
也不知他哪来的自信,竟觉得顾惜惜母子会轻易接受他的示好。
常言道,最了解你的未必是身边人,反倒可能是多年的老对手。
站在卫国公身边的张首辅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他又在打什么歪主意,忍不住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满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