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下来的时候,时间正好是10点30分整,她的手搭在了另一只手腕上,摸着自己的脉搏,默数着时间。
一直以来李霁的身体都很健康,连续几年的体检,测量心率脉搏时,数值都很稳定,脉搏基本都是在每分钟75次。
为了能够获得稳定且准确的数值,李霁深呼吸了一口,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随后看着秒针经过12时,开始数着脉搏的次数。
当她数到了75即将数第76时,秒针再次经过了12,也就是说,这只钟表上的秒针移动速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问题出现在了其他的两根指针上。
按理说,每一分钟过去,分针会往前进一格,可是实际上,那分针却在原地弹了一下并没有前进。
可随即,秒针还没有转完下一圈,才刚刚走过数字5,分针却前进了一小格。
果然,这只钟也有问题。
李霁笃定地抿了抿嘴,脑袋里开始做起了计算题。
这里的钟表虽然显示的时间并不准确,但也是有规律的。
正常的时间是60秒一分钟,但是在这个钟上却是85秒一分钟。
一节课45分钟,也就是2700秒,在这个钟上就是分针至少要前进32格。
当然,自己也没有必要卡的太死,毕竟“课间休息”有十分钟,就算稍微晚一会儿也没什么大碍。
李霁观察了几分钟,确认了时钟前进的规律和自己估算的一致,略微松了一口气。
只要能找到规律,这都是很简单的问题——
这时候的她并没有想过时钟是否会出现假规律的问题,不然之后的她不会在这间小小的自习室里待那么长的时间。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李霁再确认完钟表的情况后,想着反正距离“下课”还有一些时间,不如思考一下,在这个图书馆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她眼眸低垂,看似在读书,她却并没有将书本上的文字记入脑袋,反而眼前似乎重新浮现出在展厅里看到的一幕幕场景。
那幅画的作者是光明市第一中学的学生,ta的妈妈按照说明,应该也是就职于光明市第一中学。
但是进过孙淑琴办公室的自己能确认,第一中学教室办公室后面的窗户外是看不到第三幅画里面的高楼剪影的,那么这一部分,包括一路上看到的画像背景里的天空都是画家自己画面吗?
如果用心理学,是不是能分析出,画家心态上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碧空如洗,到中间的红色晕染,再到最后的血色残阳伴随着排着队跳楼的人,画家内心是在逐渐崩溃的吧?
但是那些画像的主体依旧是“妈妈”,地点都是办公室,有可能是“ta被妈妈喊到办公室,随后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导致的心态变化”?
对了,当中甚至还有个浑身伤痕,坠楼的女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过度解读,画家应该是看到女生坠楼的瞬间的,但是ta将这一幕画在了“妈妈”的眼睛里,甚至还将“妈妈”的眼睛倒着画,或许是在说明:
第一,女生被欺负的事情,“妈妈”作为老师,是知道的,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她并没有管这件事。
第二,“妈妈”的眼睛倒着画,甚至可以在隐喻,她不仅袖手旁观,甚至可能在颠倒因果,帮助霸凌者隐藏事实……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件事被“心存正义感”的画家看到了,原本温柔和善,在自己心里美好明媚的妈妈竟然是这样一个颠倒是非的人,心态会崩溃也实属合理。
那么,在展厅最后的房间里,那突如其来的地面摇晃,和摇晃结束之后,“妈妈”从画像里消失的事又该怎么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