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45章 历史会证明我无罪

第645章 历史会证明我无罪(2 / 2)

江宁心中直呼:“我靠,心中有惑的该是我才对吧?

你们俩莫名其妙来找我解惑,我都不知道何时给你们造成了困惑!”

但此时街上围观百姓越来越多,他只好带着二人返回兵部衙门细问。

二人也十分知趣,跟着队伍一同返回。

来到无事堂,二人再次向江宁行礼,江宁笑着请他们落座,又让人端上茶水,开口道:“不知二位找本侯,究竟所为何事?

本侯不记得与二位有过交情,更谈不上给二位带来困惑吧?”

冯梦龙起身行礼,面带笑意道:“启禀侯爷,学生原本一直在家著书谱曲,自侯爷奉旨南下后,时常听到有关您的传闻。

起初学生也以为,侯爷如外界所言那般仗势欺人、横行无忌、杀人如麻,可自从目睹侯爷在徐州、凤阳、扬州等地推行新政的所作所为,才发现并非如此。

相反,侯爷是位心怀天下苍生之人,因此学生便时刻关注您的事迹。

直到前不久,侯爷在南京、苏州先后处置涉案文人,学生愈发疑惑,十分好奇侯爷究竟是怎样的人?

又为何如此行事?

想将侯爷的事迹著成书,却不知如何提笔,故而斗胆前来拜访。”

江宁闻言,不禁一笑,看来自己也是有“粉丝”的人了。

他笑道:“公鱼先生(冯梦龙字)原来是为此特意找本侯。

不过这些事说来话长,但若要本侯明确说一点,便是所作所为皆为大明与天下万民,绝无半分私心。

本侯未入朝为官前,大明是何状况,想必公鱼先生一清二楚。

自本侯入朝至今,大明又是何状况,先生想必也有所了解。

不妨请先生先对本侯点评一二,之后本侯再一一详解,如何?”

冯梦龙点头,开口道:“侯爷未入朝时,朝堂党争四起,争权夺势,诸公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官场贪污腐败成风,朝纲大乱,政务荒废,百姓生活困苦,堪称已现亡国之兆。

而自侯爷入朝后,先是平息党争,查抄山西通敌卖国的晋商以充实国库、整军经武,又替朝廷平定西南土司之乱,继而征收商税、大兴海贸、选拔人才,推行各项新政以减轻百姓负担。

虽所作所为褒贬不一,但无一例外,如今大明的境况正在好转,朝堂上下辅佐天子、同心同德,没了党争搅扰,政令畅通,官场清明,大军能征善战,新政更是造福万民。”

听着冯梦龙的点评,江宁满意点头。

冯梦龙又神情复杂地开口:“历来国库亏空,要么打百姓主意,要么打商人主意,学生原本也这般猜测,却万万没料到,侯爷先是拿山西通敌的晋商开刀,随后又对北方数省商人动手。

但您并未如学生预想的那样,杀鸡取卵,反而一面征收商税,一面大力鼓励经商,特意开通天津、通州、山东登莱等多个港口,与东洋诸国贸易,将各地商人拧成一股绳,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朝廷干,还心甘情愿缴税。

之后朝廷接连推行新政,减免赋税、分田于民,直接瓦解了北方数省士绅地主的特权,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事分开看,每件都微不足道,任何人都能提出,只要得陛下支持亦可办成。

可若连起来,难度便非同一般,即便是当年的张居正在世,也未必能成。

唯独侯爷,您不仅全办成了,还办得极好,但是侯爷自从南下以来对江南士绅富强却是屡兴大狱,完全没有对待北方士绅富商那样和善,这正是学生最困惑之处。”

江宁笑道:“本侯的所作所为,尚赖天子信任支持,下靠朝堂同僚鼎力相助,并非一人之功。

说到底,是因本侯心中有天下、有百姓,事事将百姓放在第一位。

至于拿士绅开刀,也是无奈之举。

商人经商已开始缴税,响应朝廷政策、协助推行新政,朝廷与商人互利互助。

可士绅却并非如此。

须知天下钱粮皆有定数,就说如今的江南,人口多达两千八百万,而京师北直隶人口不足四百万,江南却占天下钱财近四成,剩余六成要分摊到大明其他地方,这便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加之这些士绅手握大量资源与土地,却自私自利,心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只知巧取豪夺、剥削压榨,本侯自然要拿他们开刀。

解决了他们,便是还富于民、还地于民。

有了朝廷干涉,作坊工人也不必再受江南士绅与富商的剥削。”

冯梦龙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又问道:“可这样一来,侯爷便要背负万世骂名,毕竟您做了当年张居正都没敢做的事。”

江宁笑道:“公鱼先生,万世骂名也好,万世美名也罢,说到底不过是身后之物。

哪怕现在有人当着本侯的面破口大骂,本侯该干的还得干,因为历史会证明本侯无罪。”

闻听此言,冯梦龙肃然起敬。

在他印象中,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者,行事无不谨慎多虑,像江宁这么“光棍”的,还是头一回见,如果不是知晓其身份,怕是会以为他是街边撂地的野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