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媛的目光掠过那些名字:有才三个月的婴儿,有九十高龄的老人,有父子、母女、夫妻......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的裁缝、教师、商贩、学生,如今都成了墙上冰冷的刻痕。
"姐姐。"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苏媛转身,看见已经十一岁的夏淑琴站在不远处。女孩长高了不少,但眼神中的阴霾始终没有散去。
"我也来找我的家人。"夏淑琴轻声说,走到哭墙前,熟练地找到了七个并列的名字——那是她被害的外公、外婆、父母、两个姐姐和小妹。
苏媛想起三年前,这个女孩蜷缩在草垫上瑟瑟发抖的样子。如今她挺直了脊背,但眼中的伤痛却愈发深邃。
"我要记住每一个细节。"夏淑琴突然说,声音异常平静,"等以后我有了孩子,我要把这些告诉他们。再等他们有了孩子,还要继续说下去。"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遗忘可能比死亡更可怕。
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伤痛,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教训。
文明的外衣何其脆弱,人性的深渊何其可怖。
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铭记。
图为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吴璇当年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之一。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日军在南京活埋我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