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中华门已然打开,迎接韩老实。
这中华门乃是皇城正南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来是叫“大明门”,到了大清的时候则改称“大清门”,而在民国之后,则更名“中华门”。说起来还有一个搞笑的事情,民国改名之后,牌匾自然要重写,为了节省材料,工匠当中就有大聪明想要把牌匾翻过来刻写,结果却发现,大清门牌匾的背面已经有字了——大明门!
这中华门不同于传统城楼,在明清两朝都是国门,仅供帝王仪仗出入。
在进入民国之后,中华门一共打开过三次:第一次是袁大头迎接南京方面派来的代表宋教*;第二次是袁大头迎接孙中*;第三次是迎接张勋。
然后现在是第四次,不得不说,开得属实有点频繁,距离上次张勋才过去不到一个月。
此时的韩老实在中华门前勒马驻停,举头细细观望,不由有些感慨,因为这中华门后世在某个年月就被彻底拆除了,未留下一砖一瓦。
时空恍惚之间,似乎有些不真实感。
但是极目四望,人群济济于周围,都在等着他这个“韩大帅”进入中华门,算是见证历史的时刻。
国内外大小报社的记者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蜂拥而至,甚至为了抢占一个好的摄影位置而大打出手,看得执勤的靖安军一愣一愣的——定武军要是有这战斗力就好了,也不至于刚热身就结束了战斗,还没过瘾呢。
“咔咔”,闪光灯亮过之处,韩老实用眼角膀胱——旁光扫射:哎呀我去,这不是冯小小吗?
其实冯小小出现在这里,并不算奇怪。
这次靖安军进京,韩老实的女人们全都没跟着来,因为确实不方便,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他们拿头去顶啊?
只有冯小小是个例外。
冯小小的理由是,要在京城直接收购一家报馆,抢占舆论的高地。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惊蛰已经第一个跳出来深表赞成,严重支持小小奶奶的举措,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且惊蛰还认为,等以后有条件的时候,必须要建立报纸审查制度,最好是给每家报社都派员进驻监督,凡是不利于团(爷)结(爷)的内容,一律不要刊印发行……
于是,在小少帅的大力支持之下,冯小小就成了唯一一个随军进京的韩老实女人。
现在看这意思,应该是在收购报馆方面已经办妥了,效率确实是高啊!(这不废话嘛,不高才怪呢)
韩老实其实很想把冯小小抱过放在马上,不过鉴于众目睽睽之下,只好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还是应该要一点逼脸的……
却说韩老实刚要走马进入中华门,这时却从旁边斜刺里跑过来一个半大老头子,看年龄能有六十左右岁,形貌矍铄,有一股子文气,同时又夹杂着一些贵气。
穿着打扮也是很考究,一身灰素色暗花泰西绸的长袍,外罩黑色直筒呢的立领马褂,左胸口还有一块金链怀表,一瞅就不是一般人。
而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从道边跑过来。
执勤军警脸色一变,还以为有不开眼的刺客呢,这就要扑过来把人按倒。
但是韩老实身边的众将,却是眼皮子都没有撩半下——开什么玩笑,在这个世界上,能在自家大帅面前当刺客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真要是刺客的话,绝对是还没等起步,脑门子上就已经多一个窟窿眼了。
果然,韩老实摆了摆手,止住了军警,然后朗声说道:
“老先生,可有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