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廖怀民心心念念的建厂这事来引诱他,让廖怀民把镜头这个大难题解决。
不然镜头要么品质一般,要么就是依靠国外的镜头。
那还谈什么自主品牌呢?
跟柯达的谈判中,沈穗了解到镜头的紧要性。
而前阵子盛怀安与富士的洽谈也再度证明了这一点。
两家在很多地方做了让步,但镜头相关寸步不让。
人家这般重视,说明这很重要。
那就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逼一逼廖怀民,万一能成呢?
沈穗不知道其中的底细,但严君知道啊。
“顶级光学工学,精密机械工艺,这不是生产制造玻璃廖怀民,两年时间去追赶人家百年技术,你开什么玩笑?”
这话严君没跟沈穗说。
沈穗敢提出这个要求,怕是对镜头所蕴含的工艺、技术知道的并不多。
可廖怀民能不知道吗?
哪能这么乱来。
“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廖怀民咬了咬牙,“反正我已经答应沈穗了,这是我实现梦想最好的机会。”
他做梦都想搞数码相机。
沈穗好不容易给了他一线机会,他必须竭尽全力。
严君气得想骂人,“你简直就是个疯子。”
“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罢了,说不定我就是个天才呢?”
这话骗鬼都骗不了。
严君知道自己劝不动,也懒得再劝,“行了,你想要什么人就去挖,沈穗又给你增加了一些经费。”
她还是觉得胡闹。
但一个敢提,一个敢答应。
严君能怎么办?
“但愿两年后你能拿出像样的镜头来,不然我第一个不饶过你。”
九州公司现在不差钱,但钱都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何况沈穗不止给钱还给人。
虽然给的人不多……
但要是把这钱和人放在其他项目上,那也能事半功倍啊。
两年的花费和精力若是打了水漂……
严君想想就心疼。
廖怀民都有些心虚了,“哪能啊,不过沈穗到底给了我多少钱?”
他心里有数,那该怎么做,也就有了算计。
“你少打听这么多,先把你的计划书拿出来,不然一分钱别想拿到手,人我也不给你。”
沈穗不懂,但她懂。
这事她肯定会死死盯着廖怀民。
廖怀民急了,“不是,都是安排给我的,我还不能用?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嘛。”
简直不讲理。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隔着电话线就不知道廖怀民的心思了?
严君是过来人,清楚得很。
“沈穗想要搞的项目不止这一个,我实话跟你说吧,她前阵子还交代我让我找人来弄电池呢,这可比你搞镜头有前景。”
电池虽然不容易弄,但跟国际上的差距没那么大。
在严君看来,搞电池比搞镜头容易些,而且也更有市场前景。
“你要是乱花钱还搞不好,影响到她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沈穗没这么说,但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既然严君做了这个管家,那就得在其位谋其政。
廖怀民压根不知道这个,他今年来深圳后,就一门心思搞这边的专卖店,培养那些维修工程师。
压根不清楚沈穗又在忙什么。
他知道这些也就明白了严君的心思,“那我这两天就把计划书弄出来给你寄过去。”
“不打算当面跟我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