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旗敢这么整,纯粹是仗着眼下这个特殊的时代,也算是红利的一种吧。
只不过,想要吃到这个红利,门槛有点高。
首先得有足够的现金。
刚好,张红旗每月单单分红就有两三万,虎妞撞上援建工人管理层那个月,更是分了七万八。
这个分红,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赵铁柱那一份呢。
哥俩的现金加一块,足够长久支撑这门只买不卖的新生意。
至于如何分配,那就更好说了。
一人一天,轮换着来嘛,都是碰运气,哥俩这关系,纯属肉烂在锅里。
原本一开始,赵铁柱还说自己分那些钱,直接让张红旗拿去用,结果被拒绝了。
柱子和虎妞、苗子,他们仨不在乎这些,可将来总有下一代人的。
一代人不管两代人的事,可那也不能故意给下辈儿人挖坑吧?
还有就是,张红旗可跟着刘浩、王先农捣鼓剧本呢,北影厂的剧本不说了,稿费不算高。
可给长城影业的那些剧本,眼下人家已经给涨到了五万港币一个本子的高价了。
五万港币,大略能换一万五的人民币,还附带大笔的外汇卷,三个人分,也不老少呢。
第二点,得有合适的存放这些宝贝的地方。
煤市街的宅院足够大,可劲往里塞,想要塞满,也得不短的时间。
更何况,张红旗听小五子和王壮壮说,眼下市面上能买卖的房子越发多了起来。
这小哥俩也没少分红,现金都攒着,也打算买院子买房子,所以格外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两个条件,说白了,还是得有钱。
最后一个,就是张红旗不怕赔。
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只买不卖,也就不存在赔不赔的说法了。
眼下这个特殊的时代造就的情况,今后恐怕再难出现了。
这属于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
这么好的条件,不上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就和当初张红旗带着赵铁柱扫荡信托行、工艺品商店和硬木家具厂仓库,一是虎妞真喜欢那些老式家具,二则是,张红旗寻思,这些东西落到他们哥俩手里,最起码不会出海。
那些东西,工艺品商店不用提,本就是冲着赚外汇去的,虎妞在那收获的,可全都是不好运输的大件。
换句话说,但凡好运走的,全都卖了。
硬木家具厂也是一样的路数,人家厂领导已经在寻思,换成外汇的门路了。
最起码在张红旗的认知里,自己这些人是在做好事。
有了这些前置条件,秦婶和单楹秋就算是在煤市街这边常驻了。
乐意走街串巷收旧玩意的人,也在缓慢增多。
这些人都是吃过苦的,陷入过生活最艰难的环境,对于这个机会,格外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