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对策(1 / 2)

让北辽军南下!

苏温言的声音不大,但却像一点燃的鞭炮,被人狠狠的扔进了寂静的大殿之中。殿内檀香袅袅,原本还弥漫着几分凝重的商议气氛,瞬间被这一个让人惊得掉了下巴的话语搅得支离破碎。

六部尚书先是怔了片刻,但随即便是脸色大变,他们看向苏温言的目光之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还有几分怀疑。

礼部尚书孙元良,本来就因为这段时间的国难愁眉不展,此刻听闻苏温言的话语,更是被气得胡须乱颤,双手直抖,几乎是一瞬间,便用手指着苏温言,开口骂道:“胡闹啊!简直是胡闹!苏世子莫要仗着自己是北辽世子,便说出如此违背祖宗之话,祖宗当年定下的法规写得明明白白,北辽军不得随意南下,需时刻防备北疆边关。”

他的声音之中带着怒意,此刻能够忍下了不说出失礼的话,已经是他这个礼部尚书气度好,教养高了。

紧接着,吏部尚书魏林也是没有丝毫迟疑,吹胡子瞪眼,直接了当的说到:“官家,此事万万不可!”他抬眼,目光凿凿的看着龙椅上那位年轻的官家,“若是随意抽调北辽军队,那北辽边关怎么办?北辽边关常年战事不断,犬戎北羌蛮族轮番侵扰,若是对方发现北辽军队调离,他们齐齐南下,那北辽边境危矣啊,官家!到时候国家危难更胜,内忧外患吗,无疑是让大乾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啊!”

他这一话一出,虽然句句在理,看着像是为朝廷,为北辽着想,其实更多的是完全不想让北辽南下。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北辽军可不是听朝廷的,而是听北辽王的,而眼下苏温言依旧是北辽的世子,这让人怎么能够不担心。

他们其实不是担心宋瑾与皇室,而是担心他们自己。他们如今手中掌握的军队几乎都被调取平叛了,剩下的也不到三万人,到时候在北辽铁蹄与凤翎卫两个的压迫下,他们这些人应当如何自处?

就算北辽王不会有其他动作,但若是对方不想走了,那怎么办?届时,大军屯于京畿之地,进可逼宫,退可割据,到时候是请来容易,送走便是难如登天了。

“官家,此事太过分!”

“万万不可啊,还是需要另寻他法。”

“请官家三思啊,祖宗之法不可随意改变呀,若是随意更改,岂不是动摇国本啊。”

不只是魏林与孙元良两人开口,几乎是所有的大臣都开口说道,一时之间,殿内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几位稍微年老的尚书大臣,连连叩首,嘴中不断说着,恳请官家三思。

龙椅上的宋瑾,手指无意识的摸索着椅臂上的龙纹,以此来掩饰心中那微微的震颤。

他看向下方的苏我以为,眼神之中难掩复杂的神色。这位皇姐夫,自入京以来,便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行事沉稳,屡立大功,他肯定是十分信任的。

可这事情,若是涉及到了北辽军,那他心中的信任便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苏温言对于宋瑾来说,是亲戚,是助力,是兄长,但在北辽军面前,他首先便是北辽的继承人。

若北辽那支精锐的铁骑,真的就这样来到了京城脚下,那苏温言还会是那个对宋氏忠心耿耿的皇姐夫吗?

一但北辽军在苏温言的身边,那他就只有一个身份,北辽世子,北辽军的下一个统帅,就算他心中百般想法,他也只能以北辽为先。

想到这些,宋瑾不由的皱起了眉头,看向苏温言,想要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些不一样的色彩。他想要看到的是一丝犹豫,一丝算计,那样他便能够真正的下定决心拒绝北辽军。

映入宋瑾眼中的,却是那一如既往的眼神,依旧平静,依旧真诚,仿佛刚才所说的事情,真的便只是一件小事,真的是发自内心最好的想法。

而位于大殿左侧的萧楚湘与萧良臣,在苏温言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便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挣扎的神色。

他们是皇亲国戚,自然知晓北辽军南下意味着什么。眼下京城的局势危急万分,叛军随时都可能打到京城脚下,朝中的兵力确实空虚,到底能不能战胜湘王的军队众人心中都没有底气。但北辽军却不一样,常年征战的他们一直保持着最高的战斗能力,若想要快速解决危局,北辽军绝对是最为稳妥最为快速的选择。

至少,苏温言与云霁早就结为了夫妻,是实打实的与宋氏有关,总比其余那些藩王,靠谱些。可他们又会想,如今的苏温言究竟是想在这样的场面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是真的想要救大乾,还是有其他的打算。

这头北辽的“白狼”真的会被那可笑的夫妻关系,给牢牢拴住吗?

他们不知道苏温言说出这一个对策的时候到底抱着怎么样的想法,但他们知道,这也是所有对策当中,最为稳妥,也是最为能够接受的一个了。

就在两人不断在脑海中盘算的时候,一个相同的想法出现在了二人的脑海之中,这是唯一能够打消所有人顾虑的方法。

驻扎在西凉的河西卫,可是也在边关征战多年,而且是真正意义上受到朝廷把控的军队,战斗力也不会弱北辽多少。若是能够将其中的部分队伍抽调回来,拱卫京师,那便正好与北辽军互相制衡,既解了京城之围,又能够让双方都有所顾忌,不至于让朝局失控。

想到这里,两人的脸色也稍微好了一些,没有了之前的那般愁容,只是静静的在一边听着众人的交谈。

韦炜看着朝中诸位的神色,大脑也是飞速运转,想着对策。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他是陛下提拔的,是陛下的人,而他也和苏温言关系要好,知道苏温言这话是真正的破局之法,只是大家的顾忌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他要在这里面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能够让双方都接受的方法,以至于不要让局势真正的失控,可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打消顾虑呢?

片刻之后,他的眸光一闪,瞬间有了想法。

韦炜也没有犹豫,直接上前一步,高声说到:“官家,臣有一策!”

他的声音洪亮,瞬间压过了殿内的嘈杂声响,众人纷纷侧目,看向这位监察司司正。

韦炜向宋瑾行了一礼,侃侃而谈:“官家,祖宗之法虽不可擅改,但此刻正值国难当头之时,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应有雄主之心,行破格之举,方能破眼前之危局!依臣所见,苏世子提议调集北辽军南下,固然是解困之良策,但若能在调河西卫一同入京勤王,便可相互照应,以增胜算。”

他稍微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殿内的诸多大臣,语气坚定:”河西卫乃我朝精锐,对朝廷忠心耿耿,是大乾历来的虎军。此番若是让河西卫与北辽军相互配合,定能大破叛军。请官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