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宏拿起那台沉重的红色电话听筒,手指在拨号盘上迅速而准确地拨出了一串号码。
他的神情严肃,眼神锐利。
电话很快接通,石振宏没有多余的寒暄,声音压低,语速极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接总参作战部,最高优先级……是我,石振宏……对,立刻执行‘磐石’三号预案……目标,京城***研究所……”
“重复,‘磐石’三号……要求:最高级别护卫,确保万无一失……时限:越快越好!”
他的话语简短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挂断电话,他转向白杨,眼中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坚决:“白所长,抱歉,动静可能有点大。”
白杨只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他端起桌上的搪瓷杯,轻轻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水,动作从容不迫。
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又或者,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江望川站在一旁,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他看着石振宏雷厉风行的安排,看着白杨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心中更是翻江倒海。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今天所见证的,恐怕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而眼前的这位年轻所长,就是那个拉开序幕的人。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大约二十分钟后,研究所外面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以及整齐划一、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不是杂乱的喧哗,而是带着一种特殊韵律的行动声音,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很快,一名穿着中山装,面容刚毅的中年人敲门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目光锐利、身形挺拔的警卫人员。
他先是向石振宏敬了个礼,然后目光快速扫视了一下办公室,最后落在了桌面上那份用牛皮纸袋封装好的文件上。
“报告石副局长,‘磐石’三号执行单位奉命抵达,请指示!”中年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石振宏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笔,迅速在登记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石振宏。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份【第三代虎式坦克技术概要(初稿)】,郑重地交给了那位中年人。
沉声道:“梁队长,这份文件,代号‘虎踞’,列为最高绝密。从现在起,由你部全程负责护送至总参,交由******亲自签收。途中若有任何意外,授权你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明白吗?”
“是!保证完成任务!”梁队长挺直了胸膛,用双手接过了文件袋,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
两名警卫人员立刻一左一右,不露痕迹地将梁队长和文件护在了中间。
“白所长,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了。”石振宏转向白杨和江望川,“后续的细节,我们会尽快派人过来对接。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份恩情,我们记下了!”
他的语气诚恳,向白杨和江望川分别握了握手。
尤其是握住白杨的手时,他用力地晃了晃,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江望川也连忙道:“白所长,我……我也会尽快消化吸收,有什么问题,我再来向您请教!”
白杨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点了点头:“慢走,不送。”
看着石振宏和江望川在梁队长及其警卫人员的严密护卫下,迅速离开了办公室,消失在楼道尽头,白杨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几辆军用吉普车悄无声息地启动,汇入车流,很快消失不见。
整个过程,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当石子沉入水底,湖面又迅速恢复了平静。
白杨转过身,看了一眼桌面上那本刚刚被签过字的登记册,随手将其合上,递给了旁边一直安静等待的助理小李。
“归档。”
“是,所长。”小李接过登记册,动作麻利地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寂静。
白杨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目光落在了桌面上摊开的另一份文件上,那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高强度合金材料配方及冶炼工艺(进阶版)】。
……
然而,白杨可以迅速恢复平静,外界却因为这份【第三代虎式坦克技术概要(初稿)】而掀起了惊涛骇浪。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安全的渠道,传递到了有资格知晓的极少数高层耳中。
第一机械工业部,办公室。
周领导放下手中的绝密电报,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反复回荡着电报里描述的那些关键性能指标和技术亮点。
“定海神针……石振宏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啊……”周领导喃喃自语,“这个白杨……他这个研究所……到底还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宝贝?”
他太清楚这份技术概要意味着什么了。
这不仅仅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是直接跨越到了“强不强”的层面。
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意味着整个坦克相关的产业链条,从材料、动力、火控到装甲,都需要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
这对第一机械工业部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二工业机械部,王副局长的办公室里,也上演着相似的一幕。
王副局长的呼吸有些急促,他反复看着手中的内部通报,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有惊讶,有羡慕,还有一丝……不甘?
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的领域同样至关重要,很多项目也急需技术突破。
“好小子……藏的真深!”王副局长猛地一拍桌子,“这次直接掏出了三代坦克?!”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
不行,不能干看着!
周领导和王副局长几乎是心有灵犀一般,都想到了同一个人——白杨。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接中科院研究所,找白杨所长。”周领导对着话筒沉稳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小李吗?帮我转一下你们白所长。”王副局长则显得更直接一些,对着另一条线路上的接线员说道。
他们都知道白杨那里技术多,这次坦克技术的震撼登场,让他们更加确信这一点。
虽然主要负责领域不同,但谁知道白杨手里还有没有其他“边角料”或者“衍生技术”,是他们各自部门急需的呢?
这电话打过去,明面上自然是祝贺,是询问,是表示关心和支持。
但内里的意思嘛……嘿嘿,有枣没枣,总得打两杆子试试!
万一,又有什么惊喜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