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上。
刚刚死里逃生的祝融并没有松懈下来,进入城内,她迫不及待的奔向城墙,一边安排防守的事宜,一边询问伤亡多大。
而当她看到外面两侧杀出的伏兵,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不用想她都知道凭借着她麾下的那些人根本不可能考虑的如此周到,而在整个阳平关能够临危不乱,设计好一切的人一定是身旁的孙乾。
想到这,祝融将目光看向孙乾,她一脸尊敬的说道:“先生,悔不听您的良言,才有今日之败,这条性命若非您,只怕今日早就葬身在乱军之中。”
“请受本王一拜!”
说着祝融弯下高傲的头颅,向孙乾表示感谢。
周围的蛮将也纷纷拱手,齐声朝着孙乾表示敬意。
面对如此多人的恭维,孙乾并没有表现的洋洋自得,他仍旧凝重的说道:“大王谬赞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要守住阳平关,只要我们关卡还在我们的手中,咱们早晚有报仇的一天。”
“只要今日孙策不能进关,以后他的机会就会更小。”
说完这话孙乾将目光放在城外的战斗上。
一切如他所想,两旁的伏兵虽然不多,可造成的伤亡不可谓不小,而当听到孙策鸣金的号角声,孙乾长长的舒了口气。
“大王,阳平关咱们总算是守住了!!”
“孙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厉害,他也怕后院起火!”
“哈哈!!!”
祝融将目光放在撤退的江东军身上,她长舒了口气:“先生神机妙算,本王前段时间却一意孤行,合该由此一败,今日大败葬送了我蛮族十万精锐,本王愧对家乡父老!!”
祝融说着满脸的泪痕,悲伤不已。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蛮兵蛮将也唏嘘的叹了口气,没有过多的话。
眼见祝融已经蛮将士气如此的低迷,孙乾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他上前两步,轻声说道:“大王不必过多的自责,孙策配上血本,三败在我军手中,这自然会让大王产生误判。”
“不过今日的损失虽然不小,可阳平关无恙,咱们仍然能够和孙策对抗。”
“若我所料不差,等明日孙策整顿旗鼓,定然会重新进犯阳平关,咱们需要早早做出准备。”
祝融将脸上的泪痕拭去,朗声道:“大家都看到公佑先生的本领,可以说用力挽狂澜来形容都不为过。”
“今日若非他,咱们十数万人将损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