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的老城区改造,市建委制定的方案是两步走,新房建设的同时,对老城区的居民进行拆迁动员工作。
而新房的位置,经市建委提案,市委市政府批准,选的正是电机厂现在的位置的。
听丁瑾说完,牛广志也陷入了沉默。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他的心里还是无法接受。
中专一毕业,牛广志就被分配到了电机厂,到今天已经快三十年了。
他是经历过电机厂辉煌岁月的,那时候的电机厂,在海城工业领域的地位,堪比现在的海尔厂。
但时过境迁,曾经的辉煌早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和破败。
破产清算,让电机厂成为历史,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避免。
市场经济就是如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电机厂既然无法适应,自然只有被淘汰的命。
事实上,像电机厂这样的企业,在海城还有不少,有的还在挣扎着苟延残喘,有的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比如曾经同样辉煌过的海城红星酱油厂,当初产品还曾用于出口创汇,可现在呢?
谁还记得这个牌子的酱油?
为什么沦落至此,还不是因为适应不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别的企业的产品,那是变了又变,努力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红星酱油厂却还抱着以前的老一套,产品几十年都不曾变过。
酱油、味精、醋。
老三样儿,甚至一直到倒闭,连包装都还是几十年前的款式。
电机厂也是一样,从80年开始,就没再推出过一款新产品,同行都在如何节能,如果减少损耗上面下功夫,唯独海城电机厂顽固不化。
他们不倒闭,谁倒闭?
“我……服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命令!”
说出这句话,牛广志就好像被抽干了力气一样。
到底还是结束了。
随后,他的工作,轻工业局自然会有新的安排,毕竟是体系内的人,不会不管他的。
还在厂里的那些工人,市委市政府也会相应的做出安排。
但绝大多数人,恐怕不得不丢掉赖以为生的铁饭碗了。
“天明!”
牛广志突然那想到了李天明。
“我再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厂里的那些工人……”
不等牛广志说完,李天明便摇了摇头。
“牛哥,这件事,我恐怕帮不上忙!”
电机厂还在册的工人或许已经不多了,大概还有个六七百人,解决这些人的工作问题,对李天明还说,还真的不叫事。
毕竟海尔厂的空调和洗衣机项目依旧在扩建,他正计划着在海城其他地方再建一个分厂,用来生产部分配件。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但直接接收电机厂的工人,李天明却不愿意。
“如果有人要找工作的话,等到海尔厂招工,可以去面试应聘。”
主动递过去的饭碗,和自己争来的饭碗,肯定是不一样的。
电机厂沦落至此,领导固然有责任,但底下的工人难道就没有责任了?
安逸的太久了,连怎么为自己争一口吃的,难道都忘了不成?
牛广志点点头,没有再勉强。
“天明,丁主任,需要我做什么?”
如果只是送达通知,直接送到电机厂就行,难道他还能拒绝执行?
特意找他出来,肯定有需要他来配合的工作。
“电机厂的拆除工作,很快就要进行,厂里工人们的安抚工作……广志同志,这就需要你出面了!”
工厂一旦拆除,那些坚守到现在的工人们连最后的指望都没有了,肯定会生出对抗情绪,为海城的老城区改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