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两人同龄,看着就般配!
……
一次次要求下达,军舰在海面上不断变换位置,速度,角度,方向。
接连折腾之下,海军军舰的戏总算是拍完了。
但剧组还不能回去,还得拍商船的戏。
商船的戏,祁讳把原版的人质解救战斗改成了船上CQB巷战。
大海上的画面相比于原版,会稍微少一些。
拍起来没那么费力。
除了这些,还有电影结尾,军舰为牺牲的战士举行仪式的画面。
当然……祁讳饰演的指导员是牺牲的人之一。
和原版不同,祁讳没有采用突出蛟龙突击队成员的名字,而是主要突出职务和身份。
祁讳是指导员,老凌是队长。
小张是狙击手,白客是观察手
王彦林是火力组组长,机枪手和炮手,尹坊是副机枪手、副炮手。
相比于名字,这些职务能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能让人记住。
观众或许记不住谁叫顾顺,但一定记得住谁扛大狙。
观众或许记不住谁叫陆琛,但一定记得住谁扛着迫击炮在战场上乱跑。
……
几天后
一艘巨大的集装箱商船上,全副武装的蛟龙突击队成员两两一组,快速搜索,清扫着跑进船舱和船员房间的海盗。
蛟龙成员动作干净利落,行云流水一般快速在船舱中搜索,干掉敌人。
狭小空间内的战斗,他们非但没有任何紧张,反而游刃有余,轻松无比。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身上挂着被动式外骨骼,而外骨骼上,挂着满满一串闪光震撼弹。
遇到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的敌人,蛟龙突击队就闪光弹伺候+顺手补枪。
装备的绝对压制,让这些海盗毫无还手之力。
不论是负隅顽抗的敌人还是挟持人质,准备拼死一搏的敌人,都逃不过蛟龙的枪口。
有装备压制,谁还跟你玩什么战术?
空中,小张和白客组成的狙击组正在海面上压制其他小艇上的敌人。
说实话,原版的狙击小组挺憋屈的。
背后有军舰,自己有直升机,还拿着5.8毫米的步枪跟敌人对射。
这多少有点跟解放军的气质不符合了。
就那群火力不足恐惧症后期的人,恨不得把舰炮搬上陆地……哦,这个不算,因为他们真的把舰炮搬上陆地了。
所以,狙击组拿着五点八毫米的枪搞对射,就很离谱。
舰炮搬不上直升机,大家也理解,毕竟那架直升机是反潜直升机,
但狙击榴?这总搬得上去吧?
机枪呢?这也搬得上去吧?
所以祁讳改了!
直升机上的狙击小组,小张和白客两人,一人扛着高精狙和狙击榴打海盗,一人扛着机枪扫射海盗。
别说什么狙击手拿机枪不合适,实际上,世界最远狙杀距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是由机枪保持的。
而那个记录,老美就是在南越搞出来的。
所以,拿机枪来狙击,合情合理!
……
在大海上足足呆了14天,祁讳终于把舰船上的戏份全部拍完了。
布景组那边来信,指挥中心搭建完毕。
相关的一些场景,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可以进行拍摄了。
景恬也发来消息,你下海……出海啥时候结束?
上星期说好了放假就探班,但祁讳一直呆在海上。
没办法,只能跟景恬说对不起。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失信了!
“快了,正在返航!”祁讳看了眼远处的军舰,发消息道:“很快就回去了!”
发完消息,手机递给助理,继续带着演员在货船里走位,继续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