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82章 月球上的超导算力矩阵

第482章 月球上的超导算力矩阵(2 / 2)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极高的功率密度和超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接近99%。

如果测试顺利,后续地面测试顺利,我相信各位电视前的观众很快就能在地球上体验到这种技术。

在电动汽车上,这项技术将会是颠覆性的。」

林燃接受采访持续了半个小时,内容很多,也很密集。

其中无论是超导晶片还是兆瓦级电机都引起了舆论的热议。

「超导晶片终于要来了,我看这美股啊,还没有崩到头,当半导体都输了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老美拿什么赢?

你还有牌吗?剩下的牌面,连底牌都算不上。

我们在月球上玩基建、玩超导,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那些天天喊著老美永远山巅之国的人,现在应该闭嘴了。

技术优势一旦转移,就是时代的终结。」

「不是,我是真有点难绷,我觉得外界传闻还真没说错,燃神还真应该去当NASA局长。

这兆瓦级电机技术我听著听著感觉太熟悉了,我大学时候学航天航空导论这门课的时候,结课的小作文写的就是兆瓦级电机技术,NASA这项技术叫EAPHEMM,是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项目,他们在2018年的时候提出概念,说要用超导线圈和集成热管理研发出超高功率密度和超高效率的下一代电机。

(NASAHEMM兆瓦机超导电机和电动汽车发动机对比图)

要突破当前的功率、重量和效率的限制,2019年的时候就完成了初步的设计,我毕业那年是2022年,当时NASA的宣传里就说在做详细设计和原型制造。

我不清楚阿波罗科技的兆瓦级电机是怎么设计的,但我清楚NASA的是怎么做的。

他们计划通过一根由5000根极细导线组成的电缆产生电流。

将转子封装在真空管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热传递。

这里的线圈是超导线圈,在零下的223度保持超导特性。

超导转子无需外部冷却系统,由集成式低温冷却器进行冷却。

该低温冷却器由高速直线电机驱动,确保将转子线圈的温度维持在低温极限范围内。

总之整个设计主打一个完美,虽然国内没有讨论过,但我研究之后觉得老美技术太牛逼了,比普通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还要更小,但却能实现普通电动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十倍,不愧是老美,不愧是NASA。

结果现在阿波罗科技的都已经在月球进行测试,都安在月球探测车上了,NASA的我都还没看到。

不过我觉得大家也别高兴的太早,我相信它肯定像燃神所说的那样,离量产不远了,说不定明年我们就能在遥遥领先或者友商都是傻逼的新车发布会上,看到这款电机的身影。

但毫无疑问,对普通人而言,这玩意就不是咱们能买得起的,最少不会比小米UItra的定价低吧?估计能到百万去,还是性能车,绝大多数人也用不上。

不过对NASA而言,主打一个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鹊桥太空梭在经过五天的平稳飞行后,在NRHO轨道上迎来了它的中转站:广寒宫之门。

整个过程很无聊,也很轻松,全程自动导航,自动对接,压根没有需要手动操作的地方。

广寒宫之门的巨大结构,在漆黑的太空中闪烁著金属的光泽。

并且完成对接。

整个过程,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倒车入库一般丝滑。

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舱完美吻合。

在完成对接后,林燃脱下太空衣,进入了「广寒宫之门」内部。

这个过程主要是验证,飞船和空间站的匹配度,这套新自动驾驶系统的稳定性。

不过因为是林燃驾驶的缘故,即便出现意外,他也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安全返回地球。

整个对接过程通过伴飞飞行拍摄转播的方式,让地球上数亿观众都能清楚看到。

大T在观看的时候问身旁的白宫高官:「等他回到地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用飞弹把他给打下来?」

坐在他边上的白宫高官脸色一下就变了,用面无人色形容毫不为过:「那样做的话,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战争。」

好在在场的有白宫科学顾问:「抱歉,我们做不到,除非华国内部有人把具体落点相关的数据同步给我们。」

半天后,林燃搭乘鹊桥降落在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

这里是月球电磁轨道的起点,也是月壤3D列印工厂的所在地。

鹊桥的热盾将在这里完成装配。

林燃也将在这里,构建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导算力矩阵。

他用拖车拖著超导晶片模块运入阴影区的超低温实验室内。

这个实验室利用月壤的隔热性和南极的天然低温环境,构建了一个天然的低温操作仓。

过去林燃在这里观测过超低温超导体的某些物理特性。

今天他在这里亲手安装核心模块,一个由数千块液氮冷却超导晶片构建的算力矩阵。

这些晶片除了性能外,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极大地降低了计算过程中的热量产生和能源损耗。

这是传统半导体晶片无法想像的能效。

算力矩阵完成激活和低温稳定,林燃通过加密链路,从地球的深红数据中心,下载了最新一代深红大模型。

确保其能运行稳定。

在1970年的地球上,华国的谈判代表见到林燃后,感觉对方脸上带著淡淡的笑容,和平时早上见面时候的面无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教授,我看您今天心情很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