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赵俣:我终于能统一两原了
原本赵俣想跟完颜阿骨打打一场典型的非戏剧化战役。
就是战役的发生并非基于预先精心策划的详细计划,而是由于形势所迫、情况突变等原因不得不进行的战斗,并且在战役过程中没有出现奇谋、偷袭、反水等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基本是双方在正面战场上通过实力硬拼决出胜负。
不想,由于完颜阿骨打的不配合,由于赵俣君臣不甘心将这场战争拖延到明年春天,担心横生枝节,此战到底没能如了赵俣的愿望,还是打成了偷袭战。
洪武二十年,十月初七,晴空万里。
宋金两国之间的决战,不,是中原与草原的决战,正式打响。
由于岳飞和刘昨夜的偷袭,金军的前军,已经被杀的大溃而退。
与此同时,韩世忠和吴玠各率领三万骑兵,各由三千静塞军打头,冲击金军的「乡民小寨」,在那些民夫的带领下分别冲进了金军的左右两翼,打乱了金军的阵脚。
双方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金军的左翼是由完颜昌守的。
完颜昌部金军的战斗力很强,完颜昌本人也是金国的名将,身先士卒,率领金军将士搏杀。
关键,完颜昌部有三千铁浮屠。
这铁浮屠,也是具装骑兵,就是连人带马都用厚厚的盔甲裹住,使其有著极强的防护能力,任你刀砍、枪扎、箭射,都难以伤其分毫。
而且,金国的铁浮屠,所选择的将士全都是女真人中最高大的勇士,可以说,身高低于一米九的,根本别想入选。而铁浮屠所骑的战马都是草原上最好的战马,任何一匹拿出来,都是日行三五百里的宝马良驹。
不夸张地说,金国的铁浮屠几乎就等于是大宋的静塞军、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子。
只是,大宋的静塞军,穿的是当世最好的冷锻甲一瘊子甲。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
也就是说,与金国的甲胄相比,瘊子甲用三分之一的铠甲厚度和重量,达到了更佳的保护效果0
这肯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但在具装骑兵交战之初,这个优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体现出来的。
这也就使得,完颜昌军中的铁浮屠挡住了韩世忠军中的静塞军,两支具装骑兵在战场上展开了血腥厮杀。
只见,金戈映日,两支钢铁洪流轰然对冲。大宋静塞军的重甲骑兵阵列如墙推进,瘊子甲连成一片银光;金国铁浮屠则黑甲蔽野,马蹄踏地如雷,重甲相撞的轰鸣震裂苍穹。
长枪如林攒刺,刀刃劈砍甲胄的脆响此起彼伏,火星在密集的阵前连片迸发。
静塞军借阵型灵活往复穿插,铁浮屠凭重甲硬撼,阵列交错碾压,人马相撞的闷响与甲片碎裂声交织。
钢铁的碰撞中,无数战汗顺著甲胄缝隙渗出,汇作细流顺著战马鬃毛滴落,在黄土上洇开大片湿痕,与扬起的尘沙混作泥泞。
两支重装劲旅往复冲杀,洪流般交织又分离,每一次对冲都掀起漫天铁甲碎屑与蒸腾的汗雾,在旷野上铺开一幅惨烈的铁血画卷——————
同一时间,吴玠部也杀进了金军的右翼。
金军右翼的主将是金兀术。
金兀术同样选择用铁浮屠去抵御吴玠部的静塞军。
两支具装重骑兵的战况之烈丝毫不弱于左边的两支具装重骑兵的厮杀。
但见,金兀术的铁浮屠阵中,骨朵抢起时带起阵阵腥风,那些裹著三层牛皮的重甲在日光下泛著暗红光泽,仿佛凝固的血痂。吴玠部的静塞军则以长柄重斧为兵器。
指挥吴玠部静塞军的正是大宋大将杨沂中。
银甲蔽日,黑甲连天,两支重装骑兵洪流在旷野上轰然对撞。
大宋静塞军的瘊子甲泛著冷光,前军骑手皆持巨斧,斧刃映日如霜;金国铁浮屠重甲裹身,长柄骨朵与骑枪如林,马蹄踏地震得尘沙漫天。
对冲的刹那,巨斧劈砍重甲的闷响与骨朵砸击瘊子甲的脆响交织,钢铁碰撞的轰鸣震彻苍穹。
静塞军巨斧专攻铁浮屠甲胄缝隙与战马关节,斧刃劈落时或嵌甲而入,或震裂护具:铁浮屠则凭重甲硬撼,长兵直刺横扫,却难破瘊子甲的坚韧,反因兵器笨重难以及时回防。
两支钢铁洪流往复冲杀,巨斧翻飞间,黑甲残片四溅。
战汗顺著双方甲胄缝隙不住渗出,混著飞溅的血珠滴落,在冻土上洇开大片湿痕。每一次对冲都是钢铁与力量的较量,巨斧的灵动破击重甲的滞拙,在旷野上铺开一幅铁血交织的惨烈图景。
大宋的静塞军的核心兵器以长柄巨斧、骑兵专用枪为主,辅以刀剑类副武器,贴合破重装骑兵的战术需求。
长柄巨斧是核心破甲利器,斧刃厚重锋利,专攻敌军重甲缝隙与战马关节,凭借劈砍力弥补穿刺不足:另有双钩枪、环子枪等骑兵枪,兼顾突刺与钩拉,适配对冲作战。
除此之外,大宋的静塞军将士又配备长剑、弯刀等短兵器,用于近距离缠斗补杀;部分士兵携带弓箭,可在对冲前进行远程牵制。
巨斧+骑兵枪的组合,针对铁浮屠重甲防护强但机动性差的短板,破甲效率突出;但相较于铁浮屠的长柄骨朵,巨斧挥砍节奏略缓,需依托阵型与速度发挥威力。
所以,一时之间,静塞军和铁浮屠斗了个旗鼓相当,只见阵中,断肢与血沫齐飞,人仰马翻的静塞军和铁浮屠在阵中翻滚,被后续骑兵踏成肉泥——————
双方对决的不只有具甲骑兵。
事实上,双方打得最激烈的是中军。
由于岳飞和刘在金国的中军这里,打出了一个豁口,宋军果断将主攻方向放在了中军这里。
完颜宗辅和完颜娄室亲自指挥中路金军,都挡不住宋军的攻杀,节节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