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支箭矢的声势还不小,不过并未对征北军的脚步产生半点影响,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跨过了插在地上的那排箭柄,继续前进。
冯世安很聪明,这时也不需要估算距离了,一跨过这排箭矢,立即下令:“放箭!”
话音未落,将士们便已松开手指。只见一万支长箭骤然升空,撕裂空气,以排山倒海之势射向对面的阵地。
自从发出命令,吐六于可汗就一直盯着射出去的箭矢,见它们全部落入草地,一个人也没射中,老脸一红,感觉很是丢人。不过,时间已不允许他胡思乱想了,因为紧接着就看到敌人的箭矢也腾空而起。他大惊,立即再次下令:“放箭!放箭!”
这一幕,两侧的骑卒自然也看到了,不待指令完全发出,便迫不及待地把手里的箭全射了出去。
两排箭矢在空中交会而过,接着皆朝着对面急飞而去。虽然都是箭矢,但是征北军的看上去明显更多、更密,也更有气势。
见箭矢来袭,两边的指挥官自然不敢耽搁,立即发出“躲避”的指令。
听了指令,骑卒们立即拉扯缰绳,躲避袭击。
别看双方的躲闪动作相差无几,但是因为人数、状态都不相同,最终的效果自然也判若云泥。
征北军这边因为本身就处于运动状态,军令一下,立即散开,所以箭矢落下时并未造成什么伤害。
但是吐六于部那边就不一样了,因为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想要机动躲避,用时自然更久一些。而且,征北军本身人就多,箭矢更密,纵然他们已经拼尽全力,可依然难以躲避。当箭矢从四面八方激射而下时,四下立即响起阵阵哀嚎,接着就看到大批骑卒纷纷栽下战马。
见一轮箭矢就射落近半吐六于骑卒,冯世安精神大振,当即再次下令:“放箭!”
听了命令,征北军将士立即松开手指,发起新的攻势。
见敌人再次射来箭矢,吐六于可汗慌了,赶紧下令:“散开!散开!”刚才那一轮的结果他看到了,终于意识到不能这么硬拼下去了,所以也顾不上面子了,赶紧下令离开阵地。
年长将军也赶紧痛心疾首地补充:“攻击敌人两翼!攻击敌人两翼!”喊完立即带着一半的人马朝右侧攻去。
这一次,吐六于可汗很听话,也赶紧带着剩下的人马,朝左侧攻过去。
还别说,这一动起来,箭矢的命中率果然大幅降低,这一轮的箭矢裹挟疾风骤然下坠,威势与上一轮别无二致,但是射中的骑卒却寥寥无几。
见此情形,冯世安果断下令:“收弓!散!”
命令一下,将士们立即收起弓箭,然后在他和孙渭的带领下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半圆阵,依然朝着吐六于骑卒围包而去。
冲至吐六于骑卒两丈远处,冯世安“噌”得拔出“斩狼刀”,大喊:“兄弟们,杀!”
听了命令,将士们立即拔出挂在马背上的战刀,随着战马,如风一般冲入敌阵。
虽然是近身肉搏,但他们依然保持队形,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两人,甚至三人一组,以多打少,各个击破。
这方式确实好用,碰到敌人,为首之人负责挥刀抵挡,剩下的则飞速绕到另一侧,趁机发动偷袭,将敌人斩落马下。
就这样,等双方分开时,吐六于部骑军的人数再次锐减,而征北军那边依然如故,好像根本没有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