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延迟入校,作训改战训

第三百四十八章 延迟入校,作训改战训(2 / 2)

“中培通知下来了。”

方培军叹了口气,这大半天可是要他好等啊,总算是把正主给盼回来了。

“什么时候出发?”

“3月10号之前,算算时间,满打满算还有二十天。”

“通知全营干部,立刻到会议室集合!”

陈默快速回应一声,而后,几乎是跑着冲向办公室。

方培军着急不是没有道理。

如今铁甲团,正处在连队朝着分队转型的重要期,很多实验都是刚刚起步。

一开始,陈默以为徐参谋长的半年,还早呢。

可谁成想,这半年才过去一个月啊。

全团目前没有懂分队合成的人,就连陈默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制定新的作训计划,看看训练效果,以便做出调整。

这要是突然离开,作训怎么办?

实验中途而废,铁甲团在信息化方面属于领先,可在机械化作战方面并不出众,真等个一年半载,什么都晚了。

如今各军区,跨入新世纪,就相当于跨入十年高速发展期。

机械化阶段性改革,成绩会越来越突出。

这其中固然有铁甲团出现的缘故,但他也不可能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单位,最终在其他单位后面。

来到办公室。

陈默拿起办公桌上,瓷杯里已经晾到冰牙的白开水,咕咚咕咚的喝光。

尽可能压下内心的焦躁,这才长呼一口气,坐在办公椅上,拨通了京都军区司令部参谋部的电话。

“你好,京都铁甲团,请帮我转接徐参谋长电话!”

嘟.

听筒响了几声,伴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拉线动静传来。

徐鸿低沉的声音也从话筒中响起。

“陈子,是问中培的事吧?”

“是,首长!”

陈默起身立正,声音洪亮的回应道。

另一边。

徐鸿坐在办公椅上,抬手揉揉眉心道:“你们铁甲团的情况我知道,怎么解决那是你的问题。”

“通知给你了,这是总部的意思,我也没办法,但日期我顶多能帮你延迟到3月底入学。”

“还有没有问题?”

听着徐参谋长话语,陈默怔了一下。

什么时候中培,需要总部敲定了?

总参或者总政,要是连这点事都管的话,那平时的工作量恐怕能突破天际。

从徐参谋长的话中,陈默听出了一丝其他的意思。

大概率这次中培,只是对自己而言是中培,同期的学员恐怕不是中培这么简单。

可惜,刚才过来办公室太快,他都没问是去哪所学院报到,现在也没法多。

只得挺了挺胸膛:“报告,没有问题。”

“嗯,3月31号前,去石城陆军指挥学院报到,就这样!”

完。

徐参谋长“啪”地一声挂断电话,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听着话筒中传来“嘟嘟”的盲音,陈默愣了一下。

石城陆军指挥学院,这所学院跟自己之前去的石城陆军学院不是同一所。

两所学院距离很近,也就五公里左右。

但一个带指挥,属于陆军指挥学院,一个不带指挥,叫陆军学院。

带指挥两个字的军事学院,一般情况下,不招收地方高考生。

但现阶段,石城陆军指挥学院还在招收高考生,记得是02年开始,不再招收,后来又被国防大学合并。

改名为联合作战学院。

陈默前世99年十一月份,提干去的学院,就是这所石城陆军指挥学院。

当时,石城陆军指挥学院,已经把装甲兵指挥学院和陆军参谋学院合并。

铁甲团装步连连长许战旗,就是参谋指挥学院毕业,坦克连连长秦军,是装甲兵指挥学院毕业。

陈默之前看过他俩的毕业证,99年毕业,两人毕业证上的学院,已经统一改为陆军指挥学院。

没成想,这次该自己去了。

仔细想想,前世2000年的3月份,石城陆军指挥学院也没发生什么重大的事。

陈默摇摇头。

他眼下来不及多想了,上面只给延迟二十天,也就是。

从现在到出发。

自己呆在铁甲团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四十天的时间。

铁甲团内部的问题,必须在这四十天内解决。

陈默从办公桌上拿起帽子,走到镜子前戴好,脸色严肃的调整好状态。

这才大步走向会议室。

转型改革,无论哪支部队遇上,都是大问题。

四十天,看来蓝军营又要打一次翻身仗了。

来到会议室门口,陈默推门进去。

此时,全团各连,各分队,大队干部均以到齐。

听到动静。

所有干部齐刷刷起身,异口同声道:“营长好!!”

“嗯。”

“坐!”

陈默走到会议桌首位,他目光扫过所有参会干部,而后看向程东:“人都到齐了吧?”

“到齐了。”程东点点头,快速回应。

“好,咱们长话短。”

陈默拉开椅子坐下,开门见山道:“我要去中培的事情,你们应该已经听了,很不巧,目前我团正处在连队向着分队转变的关键时期。”

“摸索,进步,都需要时间,但咱们恰恰最缺的就是时间。”

“从现在开始,我宣布铁甲团所有连队,分队,大队集训,从原来的作训,改为战训!”

嘶!

会议室现场,原本掏出本子准备记录会议内容的干部,听到作训改战训,皆是头皮一紧,阵阵发麻。

作训和战训,听着只是一字只差。

但细分的话,前者是针对作战水平反复训练,就跟绝大多数单位采取的方式一样。

按部就班的来。

可战训就不同了,这是把一支部队放到战争生态模式下,进行锤炼。

听着是不是觉得没什么问题?

还真不是这样。

蓝军营很多干部,都经历过模拟战情时期,那时候,为了全营列装能够加快速度磨合。

每天除了高强度训练任务之外,从早到晚,无论睡觉,吃饭,还是上厕所。

平均一天能拉动四次战情模拟,别看营里很多干部都挺年轻。

实际上,高强度集训,很多上尉,摘掉帽子脑袋早就秃了一大片。

只留下锃亮的脑壳。

蓝军营战斗力强,抛开信息化的缘故,跟这帮干部的付出也密不可分。

而战训,更吓人。

这特么已经不是模拟战情了,而是在吃饭,睡觉,上厕所期间,随时会有敌人打上门。

换句话。

在场参会的干部,下一秒,随时就会变成进攻自己的敌人。

陈默没有理会在场干部的情绪。

他倒是想按部就班的给营里足够时间去训练,可上面不给他啊。

只有战斗,才是快速提升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捷径,别无他法。

“大家都记一下。”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铁甲团所有单位,24时活在战场中。”

“程参谋长,会议结束后,以珠日河地形为例,划分所有分队驻扎的区域。”

“今晚九点之前,各单位必须离开营区,到划分的地区集中驻营。”

“战训期间,银剑机群,侦察干扰车,电子战分队,未经允许,不许参与作战。”

“哪个单位暴露出问题,就把整改方案放在我跟前,若是下一次再犯同样错误,那就换指挥官,铁甲团别的不多,就是干部多。”

“我宁愿你们365天,每天都犯不同的错误,也不能300多天,只犯同一种错误。”

“战训期要求。”

“第一,始终坚持科技强军为指导纲领,高举信息化旗帜,以合成分队规模迎战,抛弃后的传统作战思维。”

“第二,军官先行,机械化到信息化不会一蹴而成,同理,连队到分队也不会一天见效,全体军官,要及时适应变革,对先进作战体系,进行必要的学习,掌握,理解,夯实理论基础。”

“第三,进一步务实现阶段技术兵器的战术协同,充分挖掘地对空作战潜力,空地一体化作战模式,地空侦察网络能力,电磁电子权建设。”

“第四,实铁甲团作战指挥平台的功效,一支部队,有连队有分队,两套体系,按需进行模块搭建,认真贯彻战训,议训,统训机制,战场全面替补机制。”

“目前要求只有这些,后续有任何补充,我会及时通知大家。”

“谁还有异议?”

着,陈默目光如刀般刮过现场的干部,就他这眼神。

谁特么还敢有异议啊。

铁甲团福利好,立功机会多,晋升更是简单的很,提干也容易。

包括留队政策,好到力压全军。

但所有政策的背后,可不是让他们在这心安理得的享福。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营长是要在最短时间内,走完接下来一年,甚至两年的路。

不一定能走完,至少走出个雏形,不至于丢下一个烂摊子给他们留着。

有这个大前提在,谁还能有意见?

看没人吭声,陈默微微点头:“好了,散会。”

“拉动突袭警报,全营立刻集合。”

“等待出动指令。”

“后勤对接一下物资,至少要存储够一个月的用量。”

“解散!”

咚咚咚.

铁甲团行政楼内,一阵阵军靴磕地的声响传出。

原本在外面种草,踢球,挑水的士兵,看到楼上下来的一群干部,个个都带着肃杀的氛围。

有经验的老兵,当即就意识到。

新一轮的集训,要开始了。

元宵节算是过年的最后一天,这也意味着舒坦的日子。

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