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四十四章 总是不太好,总是会好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总是不太好,总是会好的(2 / 2)

虽珠日河附近没有什么江河湖海,可塞外气候多变,比内地风险更大。

心谨慎一些,总不会有错。

交代完营里的事。

陈默踱步走到营区外,他刚才光听新兵连出操的口号,还有满学习那公鸭嗓子一直在这边督促。

直到走近了。

才看清,满学习站在一辆吉普车顶,右手叉腰,左手拎着扩音器,使劲的喊。

光动嘴不动腿的搁这演戏。

从陈默的角度去看,压根瞅不清新兵队伍在哪,也不知道这家伙演的这么起劲,给谁看呢。

他抬手拍了拍车辆引擎盖,虎着脸道:“下来!”

“诶!”

“来了。”

瞧见营长在跟前站着,老满龇牙咧嘴的从车顶跳下来。

把扩音器夹在腋下,搓着手,嘿嘿一笑道:“营长,有啥吩咐?”

陈默斜了他一眼:“最近新兵这边训练的怎么样?”

“挺好!”

“必须好!”

“尤其是李志昂,杨大力这两个二次入伍的兵,体能嘎嘎猛没得。”

满学习把胸脯拍的“砰砰”响。

铁甲团这一批新兵,综合能力都不差,文化也可以,毕竟招兵之前,军部就已经下达过文件。

要求农村户口,必须具备初中毕业的学历,城市户口,必须具备高中或者中专,职专毕业学历。

满足这些,才能报名。

单单这一项,相较往年的兵源整体上就能好不少。

自从新兵入营,这两个月以来,陈默基本很少过问新兵的事。

一来,团里老兵太多了,老资历的干部也多,想找有带兵经验的干部,随时随地都能叫来一大群。

根本用不上他这个半吊子带兵能力的营长。

二来。

这批新兵,陈默有自己的打算,铁甲团既然作为第一个信息化营,自身担负的任务也重。

那关于新兵培养,就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方式,正好这一批学历也可以。

陈默原本打算年后再具体规划。

如今,中培的通知。

打乱了他一部分规划,必须要将一些不算成熟的想法,提前摆到台面上。

看着远处新兵连,影影绰绰的队伍已经完成早操,开始集合朝着宿舍走。

腾地方,给各连的老兵出操。

陈默开口道:“老满。”

“到!”满学习急忙挺起胸膛,跟个五彩大公鸡似的。

“趁着过年期间,新兵连多搞一些合成作战专项学习课程,现在新兵各班体能都练的差不多了。”

“年后也不用把全部精力放在体能上,提前让他们学习一些别的课程,包括士官的职能,对内管理训练,对外衔接不同单元作战,通晓部分军事参谋技能等等,这些你应该能搞定。”

“不用要求学多透彻,但必须多讲,多去灌输。”

“啊?!”

满学习闻言,他整个人愣了一下。

让新兵学习士官职能,听听课,了解对内管理训练,对外衔接不同单元作战的知识,这些他还能理解。

毕竟,铁甲团是信息机械化合成团,连队之间的编制,最后都会取消,变成分队规模,提前了解这些,方便下连后能尽快上岗。

可通晓部分军事参谋技能,会不会要求太高了?

这些是新兵,可不是老士官。

“营长,你这是准备培养一批作战参谋,还是培养一批士官长啊。”

满学习尴尬的挠挠头:“这些人还都是新兵蛋子呢。”

“新兵不是士官,更不是军官啊。”老满提醒道。

“废话,我当然知道他们是新兵。”

陈默没好气的瞪了眼老满:“新兵学习这些只是第一步,后面全营甚至全团,所有人都要学习。”

“信息化合成单位,如果想达到真正的合成,就必须解放军官的精力。”

解放军官精力?

满学习到底是高材生,脑子活泛,他听营长这么一,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确实。

无论是以前的蓝军营,还是这次有番号的蓝军营,其实分队规模的合成,都只是披着多兵种的外皮。

战斗力相比单独的连队,只是更便利,机动更快,在战场上能够快速根据敌军编制,做出火力调整。

可这并不代表,分队就发挥出了合成化全部的威力。

满学习只是隐约有这种感觉,但陈默却门清啊。

合成哪有那么容易就训练出来,如果真这么简单,后世的合成营改革,就不会难倒那么多单位。

当然了。

这并不是蓝军营分队规模就是错的,恰恰相反,他们这种作战方式,已经超出联合营的规模,进入合成阶段。

但由于时间太短,还没完善罢了。

现阶段蓝军营基层连队主官,每天的精力都被大量事情牵扯。

比如,简单的一次步坦,或者装步训练,所涉及到的油料,弹药,场地,参训率等等方面,都需要主官去协调。

听起来或许没什么,感觉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干部去做。

但实际上,这些理不清的琐碎,耽搁了干部太多的精力。

反而让其本身指挥作战的主业,无处发挥。

要知道。

铁甲团内部,最不缺的就是科班出身的指挥员,也不缺有经验的老干部。

但现在训练,依旧是参谋部给大纲,各连连长忙着去布置场地,分配机动任务,合理规划次序。

根本没有他们指挥的机会,反而一直听从营指挥部或者参谋部的命令。

如果只是一个营。

那无所谓,陈默的计划,原本也是要淡化连长的职责,统一由营部指挥。

连级只起到承上驭下的传达和监督就行。

可昨天王松合在走之前,特别提到铁甲团很可能扩编,在他中培能回来的时候,就要扩编。

一个团,就不能再按照营的模式,去虚化连的作用了。

毕竟,一个团部能同时指挥全团二三十个连吗?

那特么不是跟扯淡一样。

他就是长三个脑袋,六张嘴,也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指挥这么多连队作战的细节。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团里的士官规划就要搞起来,不能再模糊化。

未来全团士官专业必须要细化,比如指挥士官,医疗士官,司务士官,军械士官,坦克驾驶士官,维修士官等等。

培养士官职业多元化,职能互通是必然方向。

先从新兵开始入手,一点点改变营里的状况,一点点解放军官的精力。

让蓝军营整体的合成信息化更职业,更完善。

不过,这种事情起来容易,做起来,合成单元作战依旧任重而道远啊。

营里是老兵多。

但思维不是一天两天能改,至少也得拿出一年的时间去慢慢纠正。

“我还是觉得太苛刻了,没几个人能做到。”

满学习摇摇头,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所以啊,你是新兵连的连长,我倒是觉得,你才是最应该信任他们的人。”

陈默笑了笑,他抬手拍拍老满的肩膀:“放手去干吧,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总是不太好,但也总有一天会好。”

“给自己多点信心,没什么大不了。”

满学习其实到现在都没整明白,陈默为什么会让他带新兵连。

蓝军营这么多高资历干部,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老满有经验。

之所以给他。

就是因为陈默打算把蓝军营给他带,而以后扩编团,蓝军营现有的人,不可能聚在一起。

肯定要分散到各个营,就像好鸡蛋不会放到一个锅里,同样的道理。

到时候蓝军营就要重组,以现有的基础去扩建。

而老满带的这个新兵连,未来很可能就是他自己的班底。

支撑整个蓝军营的班底。

程东不管咋,好歹有侦察连,有工兵连,甚至后勤连的梁红杰都是他带出来。

在营里资历也高,接任营长问题不大。

未来哪怕扩建,甭管哪个营程东都能适应。

老满就差了点。

所以,陈默计划着把新兵给他,反正扩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慢慢培养呗。

至于这个实验,不从他们这批新兵开始,那还能从哪里开始?

交代完老满。

陈默又溜达着四处转悠。

接下来半个月。

总部由于新年的缘故,提交上去的军演嘉奖申请,一直都没有批示。

陈默也就没举办表彰大会,也没多宣扬自己要走的消息。

他每天要么到处转悠,看看营区哪些地方需要休整,要么就是过去观看各连训练细节。

提一些建议,但只提建议。

放开手让程东去处理,慢慢放权。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

。。。。。。。。。。

ps:该写中培了,团里一些事也需要有个交代,毕竟下次回来会有大变样,不能显得突兀。

这一段剧情,我卡文有点严重,诸位读者大佬,容我稍微缓缓,捋顺剧情肯定大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