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一十三章 藏拙,这帮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第三百一十三章 藏拙,这帮人是什么时候来的?(2 / 2)

徐鸿颇为惊讶的转头,看了面前的年轻人一眼。

目光中闪过难以掩饰的赞许。

他原本还以为陈默就跟军区很多人一样,认为信息化明明实验成功,却不大力发展,那是受制于经济原因。

这个说法其实也不算错,但绝对没这么片面。

七大军区养不起七个信息合成化师,这倒是实话,但还没到养不起七个信息化营的程度。

没准备好,说的并非是经济,而是战争。

跟敌人的全面开战,还没准备好。

徐鸿等一众高层都很清楚,目前的安保系统存在很大的漏洞。

明面上的发展,不宜过快。

总部之前给京都两年的时间发展信息化营,那是因为相应的加密卫星网络,主根服务器,因特网系统,甚至是通讯基站,都是由发达国家掌控。

就像蓝军营的作战,建立,无论怎么防止,都不可能完全防得住。

无非是被对方知道多少罢了,也许是全部,也许只是一小半,没有人清楚具体。

按照总部的估计,再有两年,主根服务器,通讯基站,加密网络卫星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那时候才是大力发展信息化,公开各项政策的时候。

谁知道,计划之外,突然蹦出来一个年轻人。

只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几乎把两年的计划给完成了。

如今各大军区都嚷嚷着要建,总部只能压下来,并且把蓝军营外调。

如果这时候遍地开花,会给敌人一种紧迫感,提前开战也不是不可能。

可己方没有准备好,那就不能开,得藏。

不需要太久,两年足矣!

徐鸿叹了口气,抬手拍拍陈默的肩膀:“既然你懂就行了。”

“想来也能理解,但我提醒你,类似的猜测,不要去跟任何人讲,记住,是任何人。”

“再给我们两年时间,届时,会有你的用武之地,只需两年!!”

徐鸿话语说的非常肯定。

陈默都听的一阵失神,其实他知道,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未雨绸缪。

比如说前世那什么棱什么门,07年开始计划,13年被曝光。

还有这个单位的人,早在九十年代,就悄悄乘坐潜艇,下潜到海底,很不道德的挖人家毛熊海底光缆,切开表皮,安装特殊频谱探测器,截取人家的通讯信号。

这些事情,上面的人都清楚。

甚至有些更细节的事,连内部都不知道自己人的计划,比如前世二炮改战略火箭军时,公路战略值班机制体系,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更换。

其中原因,都在于一个藏拙。

很多事情上面的人都知道,甚至知道的还很详细,只不过没有准备好开战,只能一点点的表现出发展的势头。

在合理范围内,演戏给他们看。

私下里加快速度发展。

直到有一天,再也无惧战争,公开一部分大杀器。

震慑敌人的同时。

私下还藏着更多的杀器。

这就是藏拙的战略。

很显然,蓝军营发展太快,同样也要被藏起来了。

“调防你们得去,短时间内恐怕不会回来,但这不代表你们可以松懈。”

徐鸿笑了笑继续道:“上面的人,可都盯着你小子呢,你自己衡量好。”

“行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你收拾收拾东西,今天想回去就回去吧。”

“记住,什么时候接到通知,什么时候出发去调防的地方就行。”

“你小子现在可是个香饽饽,说不准谁脑子一热,非把你拉走,只会横生枝节。”

“外出调防,那个胥东就交给你了,铁甲团作为团级单位,有个警卫排也合理,同样,电子方面的人才,我会想办法再给你们调一批。”

“到了外面不比军区,各种安防工作,保密工作,都需要你们自己做好。”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阅兵上能出的装备,咱们也不怕别人知道。”

徐鸿说完,忍不住仰头笑了起来。

这个笑容的含义,可能也就陈默最清楚了。

一场不算秘密的秘密谈话结束,徐鸿没呆多大一会,就带着军区的人离开。

陈默一直送到门岗外面。

目送着车队走远,陈默感慨似的摇摇头,京都军区不愧是京都军区啊。

连参谋长负责的事情都不一样,如果认知处在同一平行线上,怕是就不会出现昨晚那场闹剧。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有些事,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营长,铁甲团蓝军营,哈哈,咱们有番号了。”

看着首长离开。

程东,秦小军,满学习几人匆匆过来,显然是还没从刚才的兴奋中缓过神来。

“是啊,我也没想到当时随便起的一个蓝军营代号,现在又还了回来。”

陈默随口回应着,他确实挺意外。

京都示范营,如今成为京都信息机械化合成独1团一营,代号蓝军营,那以后若是有二营,三营。

代号怎么起?

总不能再整出来一个红军营吧。

三营搞个绿军营?不太恰当,红蓝对抗很久以前就有这种说法了,绿军算是哪门子阵型。

陈默摇摇头,不再去想。

反正听徐参谋长那意思,两年之内都不会补建制,红军营还没谱呢,想三营代号,未免也太早了点。

程东没那么大的八卦心,他看着陈默心不在焉,还以为是这小子想家了呢。

他走上前拍了拍陈默的肩膀笑道:“行了,军区不是给你批假了吗?回家吧。”

“我发现这会过来打着学习名义的干部,目光已经时不时的往这看,恐怕明天后天过来的人更多。”

“你回家了省的在这为难,我们也更好操作,回去吧。”

说着,程东招了招手。

后方王建勇开着一辆军车过来,打开后备箱,当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堆放的东西时。

连陈默都惊呆了。

因为后备箱几乎都是晋省的特产,用麻绳编好的高粱白酒,荣欣堂出品的甜果子,糖水罐头,还有不少米面粮油。

好家伙,这些东西加起来,估计陈默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

“你们什么时候准备的?我怎么不知道?”

陈默翻着看了看,颇为惊讶。

一旁方培军笑道:“这能让你知道?文书上午八点去晋阳送编制书,我们让他顺带买回来。”

“这不行,这不能要,哪家商店买的,都退回去。”

陈默说的非常坚决,这些东西,他经常在外面卖东西那老头车子上见,价值多少钱心里门清。

哪怕不算米面粮油,都得三四百了,加上那些,绝对超过一个月工资。

方培军和程东都是有家的人,这东西他不可能要。

“行了,别逞强了,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哪能不多带点东西?”

程东走上前,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塞到车后厢,帮陈默整了整衣领。

“我们知道你没钱,当初冯班长牺牲,你一下子捐了两千,从你入伍我都是看着的,领了多少津贴,发了多少工资,我比你清楚。”

“回去给家里人包点,总不能当兵了,还花家里钱不像话。”

“拿着吧。”

“想还了也行,等你回来,你一个大营长,还能欠我们这点?”

程东说话的声音很小。

其他人也刻意回避,毕竟陈默是营长,该留的面子还是留。

而程参谋长是他的老连长,最适合出面。

交代完这些。

程东拍了拍陈默的肩膀笑道:“行了,这俗话说,衣锦不还乡,等于锦衣夜行,你这出门还是列兵,不到一年回去就是营长。”

“别吓到家里人就行。”

“老王,去给营长收拾行李,你跟着送到家。”

“是!”

王建勇正准备出发。

陈默摇摇头:“不用了,这次回去军区安排的有人。”

说完,他抬手对着远处招手。

没多大一会,胥东四人就出现在几人面前。

看着突然出现的几个警卫,在场的干部一个个瞪大双眼。

卧槽!

这几个人是什么时候混进营里的?

四个生面孔,看那架势很像警卫员,这么多人进营里。

他们这些核心干部竟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