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10章 以大明律严惩日国贵族、武士!大归化【求追订】

第510章 以大明律严惩日国贵族、武士!大归化【求追订】(2 / 2)

詹徽等大臣听得汗毛直竖,没想到朱元璋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激进,这么大的杀性。

所以说,在朱元璋眼中,刘宽的激进建言反而太保守了?

这么想,一时间没人再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了。

“刘宽,你继续讲。”

“是。”得到老朱这么给力的支持,刘宽也更有劲儿了,“对于那些犯了罪的日国贵族、武士,咱们自是不需要客气,甚至可以从严处置。”

“至于极少数没有犯罪,或者说查不到罪证的日国贵族、武士,臣认为可以将彼辈迁徙到大明内陆。”

“但必须对其家族进行极致的拆分,如兄弟成年数人的,只许一人奉养父母,其余人必须分户,且迁徙到不同州府。”

“再规定彼辈必须更改汉家姓名,限期学会汉话,且不得做日人着装,甚至屋中不许有任何与日国文化有关之物。一旦发现,必须严惩!”

虽然刘宽觉得,依照大明律,日国南朝没犯过罪的贵族、武士只怕很少,但依旧对彼辈进行了极为严厉的防范——若非没有名义,他都想建议直接将日国贵族、武士中的男子都打为苦役了。

詹徽等人则觉得若按刘宽这套方法,对日国人也未免太过严厉了,只怕到时候会激得日国南朝降而复叛。

又或者,刘宽的目的就是激日国南朝叛乱?

‘这刘宽跟日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要致日国贵族、武士于死地?’

‘难不成,这位之所以会被贬下凡间,便是因为在天界被那日国神灵陷害了?’

‘又或者,这位前世曾托生在日国,遭日国贵族虐待过?’

詹徽、杨靖等人见无法改变朱元璋的想法,就不禁对刘宽建言之因胡乱揣测起来。

朱元璋、朱标自是都知道刘宽为何如此痛恨日人。

朱标虽然也觉得按刘宽所言处置日国南朝贵族、武士,未免太过严苛了些,等于是逼那些人造反,可他也明白,日国之事若不处理好,会给大明江山留下不小的后患。

所以,最终他和朱元璋都同意以刘宽的建言为主,去处置日国南朝的贵族、武士。

至于被大明打下来的日国北朝、大和国,那些贵族、武士处理起来就不需要顾忌什么了。

日国北朝的贵族肯定是一律抄家,成年男子斩首,妇孺发配。

凡参与对抗大明战事的武士皆打为苦役,送去挖矿、修路——至于没参与对抗大明战事的?你说没参与就没参与?日国都要灭亡了,身为武士,怎么可能挺身而出?

所以,只要是武士,必然就参与了对抗大明的战事!

而大和国贵族本就少,即便有几家及时投降大明的,按照对待日国南朝贵族、武士的方法处置就可以了,估计没有一家贵族能够幸存···

这场内阁、军机处联合会议散会后,刘宽又被老朱、朱标留了下来。

“刘宽,跟那些人议事有时候未免太耽误时间,所以这处理日国黔首之事,咱想先听你仔细说说。”

刘宽道:“便是陛下不问,臣也会就此事建言——日国黔首虽然没文化,甚至没几个识字的,但到底受日国习俗、文化影响,不可不防。”

“臣的想法是,哪怕花费二三十年时间,也要将日国黔首迁徙出去,并且所有人都要改汉名——这既是让他们忘掉日国先祖,也算是施以恩惠,毕竟目前日国大部分黔首都是没姓氏的。”

朱标对迁徙日国黔首是没有任何异议的,闻言便道:“那妹婿认为日国黔首适合迁徙到哪些地方?”

刘宽沉吟了下,“日国黔首毕竟有数百万,迁徙的越分散越好,免得他们抱团影响归化。”

“所以,臣以为,可以甘肃、漠北、吉林、西域这些地方迁徙多点;再次是贵州、云南、广西这需要人力开发的西南三省。”

“还可以让各海外藩国迁徙一批过去——如今海外各藩都需要人口,想必一起瓜分个上百万日国黔首不成问题。”

“最后,大明内陆各行省也可以撒芝麻般迁徙些许,但绝不能多。”

“此外,待这些日国黔首迁徙之后,对他们下一代的教育一定要抓紧。”

“日国下一代男子必须要入学校,学习汉字;下一代无论男女,都必须说汉话,甚至是禁止他们说日国话!”

朱标听完先是点头,随即又不禁道:“日国黔首毕竟有那么多,仅过去一带就禁止他们说日语只怕很难。”

刘宽闻言,罕见地露出一抹有些阴险的笑容,道:“太子殿下,此事简单,届时只需暗示地方学校歧视日人学子即可。”

“甚至,不需要暗示,这些迁徙过去的日人都可能被歧视。而为了避免这种歧视,他们必然会一代代地努力隐藏出自日国的身份。”

“如此几代人下去,也许他们自己都会忘记,先祖是从日国迁徙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