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朱标更好奇了,“还有咱大明为背景的?”
朱蕙兰回想了刘宽所说的话,道:“其实也不算以咱大明为背景——那是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名叫《倚天屠龙记》。”
“讲的是元末民不聊生,而武林中以少林、武当、峨眉为首的正派与被称作魔教的明教相互仇恨,同时各大正派与明教又都跟元廷不对付。”
“主角的父亲乃是武当派张三丰第五位真传弟子张翠山,母亲却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中鹰王的女儿殷素素。”
“两人不打不相识,又因为屠龙宝刀引起的纷争,与明教四大法王中的狮王谢逊一起流落到了海外冰火岛,随后彼此相爱,在狮王的见证下结婚并生下了主角张无忌···”
朱蕙兰将从刘宽那里听来的《倚天屠龙记》大概剧情一一讲了。
虽然只是大概剧情,可朱标、马皇后乃至近一点的宫人,都听得入迷。便是刘平安、刘若月都好像听得懂似的,乖巧地呆在旁边,仰头望着朱蕙兰。
待朱蕙兰讲完,马皇后笑道:“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天地风雷四门、五散人、五行旗,这中的明教结构,倒是比真的还严密些呢。”
朱蕙兰讶异道,“母后,莫非现实中明教没有这些职务?”
“自是没有的。”马皇后道,“据我所知,当年明教只有总坛、分坛之分,组织也远没有你所讲的中那般严密,很多人说是入了明教,其实不过是扯明教的大旗罢了。”
“后来红巾军四起,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朱蕙兰摇头失笑,“怪不得夫君讲,内容大多是杜撰,不能轻信。”
几人聊了会儿,有朱元璋身边的宦官过来,却是带来了一份电报。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燕王殿下又发来了电报。”
几人知道,这电报朱元璋必然是看过后才让人送来的。
朱标将电报接了,笑道:“四弟每月至少发挥一封电报,算算时间,这月的电报也该发来了。儿子念给母后听?”
马皇后笑道,“都到你手里了,你不念谁念?”
朱标当即念起电报上的内容来。
朱棣在电报中自然是先向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朱标一家子问好,然后又大概说了他那一小家人的情况。
朱棣一家作为上位者,自然都好得很。
除此外,他还在电报中喜滋滋地说,他所娶的一个印度土邦领主之女给他生个儿子。
再接下来,就是讲燕国在印度过去一月的大概作为了。
此时朱棣虽然已经在印度建藩两年,但考虑到麾下官吏、军队都不多,他采纳了道衍等幕僚的建议,目前只占据了恒河下游以西的一小块平原区域,也即是达卡周边方圆不足百里的地方。
算上达卡,也才四座像样点的城池。
当然,如今达卡已经改名了,叫做“燕京”。
到目前为止,他治下的在册人口大概有五十万左右——这个数据不低了,毕竟燕国地盘还不大,且境内还有不少偏僻地方的户口没编入黄册。
另外,这个地盘基本上是朱棣前年打下来的,去年一整年他都在梳理内政、屯田练兵、发展“工业”——之所以工业要打引号,是因为燕国目前只有手工业。
这三件事务中,屯田练兵被朱棣当做头等大事。
屯田关乎着粮食保障——虽然他从孟加拉苏丹国王城缴获了不少粮食,但仍不够用。
所以,过去两年他不仅大搞屯田,还派出商队、商船到各个势力收购粮食。
此外,也是从前年歇战防守开始,他便征募了三万当地青壮,编为卫所军,大搞练兵。
如今训练一年多,这些当地卫所军已经初具战斗力。朱棣决定,再训练几个月,等到秋收之后,便开始燕国的第二轮领土扩张。
这次扩土之战,他起码要将昔日孟加拉苏丹国的领土占据一半···
虽然朱棣在电报中提到的都是好事,可马皇后听完并无高兴之色。
她叹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老四又要四方征讨,真是令人担心呀。”
朱标宽慰道,“母后,四弟本就能征善战,又有从大明带去的枪炮兵甲,在印度不说战无不胜,却也没哪股势力能将他逼入险境。”
“况且他手底下也有不少厉害的将领,即便是再次扩土,也未必需要他亲征。”
“他不亲征?”马皇后摇头,“你当我不知他在历史上做的那些事?你和你爹还是多嘱咐他几句吧。”
朱标心道:他人那么远,我们嘱咐他能听么?
不过他口中却是应下了。
这时马皇后又忧虑地看向西南方向,喃喃道:“也不知老三和老七这个月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