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三日后,金銮殿上。
皇帝唐世成端坐龙椅,面色威仪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他目光扫过下方卓然而立的唐玉宣和李长风,心中既有对平定叛乱的欣慰,亦有对权力平衡的深思。
“唐玉宣,上前听封!”皇帝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唐玉宣稳步出列,单膝跪地:“儿臣在。”
“皇女玉宣,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临危受命,挂帅东征,历经血战,终平大乱,挽社稷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朕心甚慰,特加封玉宣为——七珠亲王!赐亲王双俸,仪仗同太子!”
“哗——”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七珠亲王!这可是亲王中的最高爵位,地位尊崇无比,更关键的是那句“仪仗同太子”!
这几乎是将唐玉宣的地位拔高到了与储君并驾齐驱的地步!
乾国开国以来,从未有皇子皇女获此殊荣,更遑论是一位公主!
太子唐玉靖站在百官前列,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变得惨白。
他双手在袖中死死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不得不强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着身旁的唐玉宣拱手,声音干涩地从牙缝里挤出来:“恭……恭喜皇妹!皇妹……实至名归!”
唐玉宣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她深深叩首,声音清越而沉稳:“儿臣,谢父皇隆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父皇与朝廷重托!”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将她彻底推向了储位争夺的风口浪尖。
封赏完唐玉宣,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李长风,眼神愈发深邃。
“李爱卿,上前听封!”
李长风神色平静,依礼出列跪倒:“臣在。”
皇帝凝视他片刻,方才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征东大将军李长风,智勇冠三军,谋略定乾坤!
阵斩敌酋,力挽狂澜,居功至伟!特封李长风为——护国公!世袭罔替!”
“护国公!”
殿内再次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公爵!这可是仅次于王爵的崇高爵位,非开国元勋或立下不世之功者不可得!
李长风才多大?
二十来岁的年纪,竟已凭借军功封公!
这在大乾历史上,堪称旷古烁今!
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不少老谋深算的臣子品出了别样的味道。
“爱卿征战劳苦,朕心不忍。征东大将军一职,暂且卸下,安心在京中将养,朕另有倚重。”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夺去了李长风的兵权。
护国公,位极人臣,却是个虚衔。
可见皇帝对其手握重兵、威望过盛,已然心生忌惮,此举既是酬功,亦是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