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黛玉的决定(2 / 2)

当初黛玉提出让女子参加科举的时候,皇帝内心深处还觉得有些好笑,认为就算以黛玉为首的这群贵女们有点小聪明,但终究头发长见识短,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真正参加了科举考试之后,绝对会知难而退。

谁知道连续三场考下来,这群贵女们的表现让皇帝吃了一惊。

连中魁首的黛玉就不用说了,她的学识和水平的确比所有的考生都高出一大截,除非主考官眼瞎,否则无论换谁来监考,都还是会把她选拔出来。

皇帝没想到的是,除了黛玉之外,仅仅是京城一个地方,就有这么多才学上佳的女子。

那如果放眼整个大夏朝的区域,岂不是有更多的女子,同样也有举人和进士之才,却因为身份的限制而只能默默无闻于闺阁之中?

对于求贤若渴的皇帝来说,这可真是大大的浪费。

对于黛玉所提出的任命女子为官作宰、从而缓解人才压力的建议,看到了贵女们到目前为止的成绩之后,皇帝其实是有些心动的。

只不过朝堂内外反对女子科举的声音太过响亮,处处掣肘的皇帝就算心里有些偏向黛玉等贵女,明面上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拿黛玉等人的成绩私底下激励自己的儿女们。

玉华公主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这种心态,所以笃定自己想要出宫帮着黛玉在国子监站稳脚跟的话,皇帝绝对不会阻止,反而还会大开方便之门。

果然,皇帝听说此事之后,默许了玉华公主出宫之事,但又叮嘱她不能仗着公主的身份欺压那些国子监的学子。

也就是说,玉华公主只能跟在黛玉身边,替她壮壮声势,却不能真的跟那些国子监生们发生冲突。

毕竟出宫之后,玉华公主所代表的就是皇室,对于国子监生这样的读书人代表,皇帝的态度还是笼络为主,轻易不敢得罪对方。

只能做个旁观者,却不能替黛玉出头,这让玉华公主有些灰心丧气。

不过黛玉却安慰了她几句,表示区区小事,自己就可以解决。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替沈小姐解决眼下的麻烦吧。

沈家现在正因为转让国子监推荐名额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

为了挽回自家的声誉,沈学士私下找到了学政,打算把沈小姐的名额按照正常的程序让渡给院试的第六名。

谁知学政大概是因为上次被黛玉等人得罪的狠了,而且现在沈小姐和沈家被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正中他的下怀,所以压根就不接这个烫手山芋,表示既然推荐名额已经交给了沈小姐,接下来如何处置就是沈家的事情,跟学政衙门无关了。

沈学士为此事愁得不得了,这两天都没有去上朝,而是告病在家。

就在这个时候,下人来报,林县主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