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沈小姐取得了国子监推荐入学名额的消息,自然是有心人为了推波助澜而散播出来的。
黛玉背后有着太上皇和皇帝撑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就算再反对女子科举,到目前为止也还是只敢在私底下使些见不得人的小手段,没胆量摆到台面上来讨论。
何况就算真的在朝堂上提起这件事,没有足够的支持,也很难让皇帝和太上皇松口。
所以现在有的人开始打起了国子监学子的主意,若是能够让这些人都旗帜鲜明的反对女子参加科举,至少能够形成一个对他们相当有利的舆论大势,到时候再想劝太上皇和皇帝改变主意,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毕竟就算是九五至尊,也不能跟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不是?
故意挑起维护女考生的人同反对女子科举的学子之间的冲突和纷争,这也是想要提前激化矛盾的一种手段。
只可惜,效果并没有幕后之人所想象的那么好。
虽然的确让绝大部分的外省来的学子,对于参加科举的贵女们产生了敌视的心态,却又阴差阳错的因为他们对京城学子的冷嘲热讽,反而让京畿一带的学子们变得同仇敌忾起来,矛盾的焦点也从女子科举转移到了本省和外省学子之间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幕后之人自然暗暗心急了,这才迫不及待的放出了黛玉和沈小姐即将进入国子监学习的风声,从而让矛盾重新聚焦到参加科举的这些女子身上。
毕竟按照幕后之人的推测,黛玉和沈小姐是不可能直接去国子监读书的,两个在普通读书人眼中无比珍贵的国子监推荐名额,若是就这样浪费在女考生的手中,只要再稍加推波助澜一把,可以想象会让诸多的学子们心中有多么的愤愤不平。
到时候只要再对舆论稍加引导,就可以借着这股势头,将事情在朝堂上摊开了说,劝说太上皇和皇帝改变主意,禁止黛玉等人参加后续的考试了。
所以在某日早朝之后,有人特意去向沈小姐的父亲,也就是内阁学士沈大人道喜,说是听闻沈小姐已经被学政推荐进入国子监学习,果然是诗书传世、家学渊博,贵府千金俨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假以时日,必然又是一位栋梁之才,到时候父女同列朝堂之上,又是一段佳话。
听了这话,沈学士顿时蚌不住了。
虽然他受变女人的怪梦所逼迫,最后不得不默许了自家的女儿继续参加科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还是认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就算因为在梦中体验了女子悲惨的生活,而暗中决定从此以后要对家里的女子好一点,但他所能容忍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科举考试,参加也就参加了,毕竟太上皇有旨意在先,又有怪梦的逼迫在后,但毕竟体贴的皇室早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女考生从进入考场大门开始都是由另外一套班子负责,完全用不着同男子接触,勉强也可以算得上是遵循了礼教。
但是到国子监同众多的男学生一起学习,这却是万万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