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形,身为主人家的穆晴不禁也觉得有些尴尬,正打算开口打个圆场,黛玉却不惯着福康郡主的脾气,行礼之后便自己施施然的起身,也懒得再跟这几个对自己心怀恶意的人多说废话,径直打算离开。
福康郡主反而不依不饶起来,阴阳怪气的喊住了黛玉,指责她不懂礼仪规矩,自己这堂堂的郡主还没有发话呢,哪有就直接起身的道理?
黛玉也毫不客气的反怼了回去,表示自己倒是按照规矩给她行了礼,只可惜福康郡主年纪轻轻眼神不好、忘性也大,既没有看到自己在给她行礼,也忘了还礼。
自己不过是为了维护福康郡主的面子,体恤残障人士,这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直接悄无声息的离去,谁知道却又被福康郡主喊住。
临到末了,黛玉还相当体贴的表示,福康郡主年纪还轻,眼神不好太医院还有办法医治,只要不讳病忌医,想必还有挽救的希望。但若是脑子有问题,那就难办了。要不,平时多吃点核桃补补脑,免得早早的就跟那些行将入土的人一样,患了老年痴呆。
论起阴阳怪气的怼人,火力全开的黛玉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又暗含关心之意,任谁听了也不能说个不是出来,偏偏其中所隐藏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意思,让福康郡主听了简直气的倒仰。
见福康郡主不是黛玉的对手,聚集在她身边、对她唯命是从的几名贵女也开始上场帮腔,矛头直指黛玉不久前举办的七夕游园会,指责她身为未出阁的千金却贸然插手这样的庶务,简直就是给所有的京城贵女脸上抹黑。
这下,黛玉总算知道这几名贵女对自己的敌意来自何处了。
她们的父辈都是朝中的老顽固,整天把圣人之言、世俗礼法挂在嘴边,就算是皇帝偶然行差踏错,也免不了被他们揪住不放、唠叨个不停,恨不得时间能够倒退回几千年前,所有人都严格遵循上古时期的礼法。
在这种老顽固的言传身教之下,身为他们儿女的这几位贵女,自然也是深受礼法的毒害,因此,对于行事有些离经叛道的黛玉看不顺眼,也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不过像这样的贵女只是少数,提起七夕游园会这个话题,以穆晴为首的绝大部分贵女都是赞誉有加,因此纷纷跳出来帮黛玉说话。
一时间,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斗起嘴来,弄得花厅里无形的硝烟弥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人。
黛玉也懒得跟这些思想古板的人多说什么,只是一口咬定举办七夕游园会是皇后娘娘的意思,自己也是奉旨办差,谁要是不服气,完全可以去找皇后理论。
换句话说,谁要是对黛玉所办的七夕游园会不满,也就意味着对皇后的旨意心有不满。
毕竟之前皇后都已经因为黛玉和三春等人办差有功而降下了赏赐,现在这些贵女却对黛玉横加指责,岂不是在公开打皇后的脸?
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那几个贵女就算再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不敢再因为这件事而指责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