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巡盐御史自然也是皇帝的心腹,这次前来一方面是宣读皇帝的旨意,另一方面是跟林海做公事上的交接,因此并没有带着家眷和下人,目前在城里找了家客栈暂时住下,只等跟林海交接完成之后再搬进巡盐御史衙门。
这才让林家收拾起东西来比较从容。
否则若是碰上那些官场上的政敌、存了什么坏心的,完全可以在宣读圣旨之后立马要求林家的人搬出巡盐御史衙门,到时候就免不了有些狼狈了。
不过林海这次是高升,就算来的不是皇帝的心腹,想必也不会这么不长眼的出此下策。
若是那些赋闲归家或是因事获罪的官员,到时候恐怕就得上演人走茶凉的一幕了。
黛玉赶回扬州之后,林家的下人们有了主心骨,收拾起东西来,速度变得更快了,再加上还有黛玉一边游玩一边收留的奴仆。
虽然的确有一部分没有来到扬州,但坚持过来投奔的也有近百人之多,有了林家提供的衣食住处之后,这些人干起活来都相当积极。
无奈,实在是穷怕了,就担心林家一个不满意,再把他们给赶出去。
没几天,林家便收拾好了所有的行装,其他在扬州城所置下的各种产业,只留下了几处比较重要的田庄和店铺,让信得过的下人照看着,其他的全都在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的转让了出去。
扬州城内外有的是想要抱林海大腿的人,因此处置这些产业的过程相当顺利,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压价,反而还争先恐后的向上提价,直到林海发话说所有的产业都必须按照市价出售,这才让那些想要拍马屁的人不敢再胡乱加价。
至于府里的下人,去留各自随意。
有一些原本就是在扬州这些年里雇佣的本地户籍的下人,并没有卖身给林家,亲朋好友也都是扬州人,自然不情愿跟着林家千里迢迢远赴神京。
像这样的下人,黛玉都是直接给了他们一笔安家银钱,好聚好散。
当然,还有更多的下人,都是直接签了身契的,更有服务了林家几代的家生子,以及黛玉新收留的那批无处可去的半大少年。
这些人难得找到了如林家这样宽厚待人的好主家,打定了主意要继续追随。
如此一来,上京的队伍便进一步的扩大,光林家的主子和奴才、三皇子主仆和龙禁尉们加在一起,就已经近两百人,黛玉之前来的时候所乘坐的那艘三层官船压根就承载不下。
更何况还要带着林家几乎全部的身家,其中光是绝版或珍品的古籍就有十几箱,其他各种财物更无需赘述,真当五代列侯之家光是看着好看的吗?
于是林海又凭自己的关系,从漕运衙门多借了三条官船,全都是三层楼船,这才勉强把所有的人和东西都装了进去。
这次被调入神京城,林海有种预感,今后多半会直接就任京官,恐怕没什么机会再回江南了,因此能带的东西自是全都要带上。
除此之外,还要回一趟姑苏老家,祭拜贾敏。顺便敲打敲打林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