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背后之人(2 / 2)

虽然得到了黛玉的保证,贾雨村却还是不敢明确的说出对方的来头,只是隐晦的暗示了几句。

不过根据他的提示,黛玉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福至心灵,猜到了这起案子的幕后主使。

竟然又是在江南盘恒多年、几乎快要成为江南王的甄家。

别看甄家的人官品不高,管的也只不过是区区的织造事务,但在江南一带,还真没有多少人敢得罪他们。

一方面是他们家有奉圣夫人坐镇,宫里还有甄太妃帮衬,只要太上皇安然无恙,甄家就能够自始至终得到皇室的偏袒,等闲谁又敢去得罪他们。

另一方面,甄家在江南经营多年,靠着各种各样的姻亲关系,把不少权贵都绑在了自己的船上,像是以北静王府为首的四王八公一脉,就绝大部分跟他们交好,江南这一片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都要给甄家一个面子,否则在官场上就寸步难行。

难怪贾雨村即使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不敢随随便便地提起甄家,只能用隐晦的方式暗示黛玉。

黛玉心里却也觉得奇怪。

虽说不久前,以贾母为首的贾府诸位当家人,已经商议决定日后要疏远甄家,但毕竟时日尚短,还没有完全付诸行动。

如今,在外人的眼中来看,甄家和贾家之间还是有着历年的老亲关系。

甄家怎么好端端的就对付起了贾珍和贾琏?

莫非真打算撕破脸了不成?

黛玉思前想后,也没发现贾家究竟在什么地方让甄家不满,难道就是为了不久前宫宴上所发生的事情?

可是当时甄太妃咄咄逼人,贾家自然也不可能像软柿子那样任人拿捏,此事说到底,先挑衅的是甄家,该心怀不满的反而是贾家才对。

当然,甄家的人横行霸道惯了,脑回路或许也与平常人不太一样,明明是他们有错在先的事情,从京城千里迢迢的传回江南,也不知道被添油加醋成了什么样子,因此而让甄家对贾家产生了记恨之心,倒是也有可能。

黛玉也试探着问起贾雨村,是否知道此事背后的原委。

贾雨村委婉的表示,自己虽然所知不详,但仿佛听别人说起过,贾珍和贾琏这次来到金陵之后,有些不给某些人面子,既没有主动登门拜会,也没有接受对方的邀约,摆出了一副撇清关系的姿态。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有些人感到不高兴了吧。

黛玉恍然大悟。

贾珍和贾琏在离开京城之前,可是被贾母、贾敬等人反复叮咛过的,让他们不要再亲近甄家。

想不到这两个人在这方面倒还挺听话的,只不过做的太过明显,从而引来了甄家的不满。

从甄家的态度来看,多半也是想凭此事给贾家个下马威,暗中拿捏一下,说不定还在等着贾家的人上门求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