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润物细无声(1 / 2)

在汉军正式进入东金大兴府的这一日,也就是十月十日。

江南,临安。

“住了好几年了,我还是没有习惯这破天气。”罗怀言站在屋檐下,伸手接着蒙蒙细雨:“都十月份了,竟然还会下雨,这就是烟雨江南吧。”

程天鹏在大堂正中的火塘旁,不停地搓着手:“这也不错了,总比北方强,如今穿两层麻衣,塞点干草就能挨过去这一冬,山东河北哪有这说法?”

“也是。”罗怀言收回手,甩了甩之后坦然说道:“汉王,还有我家兄长,此时说不定还在北地寒风中苦熬,我受这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

程天鹏用火钳架起一块炭火,在嘴边吹了吹,放在另一个炉子中引燃木柴。做完一切后,方才迟疑问道:“小郎君,你说汉王此番能尽全功吗?”

罗怀言目光微微一凝:“哦?老程你信不过汉王?”

程天鹏摆手:“自然不是信不过,若俺此时在军中,必然会胸有成竹。可俺在江南吃着米糕,不能参战,难免心中有些担忧。”

罗怀言笼着手摇头:“老程,你不要妄自菲薄,咱们也是在战斗,用大郎君的话来说,他是在明面战场上作战,而锦衣卫则是在秘密战线上厮杀,只要立下功勋,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话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也是在帮汉王打天下,来日军功章上也有咱们的一半。”

程天鹏连连点头,只觉得文化人的道理果真很多,而且听着竟然也还像是那么回事。

两人刚要继续闲谈,就听到房舍之外,猛然响起了呼哨声。

随后则是大声喝骂与兵刃相交的金铁声,间或伴随着一两声的惨叫。

罗怀言眯起了眼睛,对着程天鹏比了个手势。

程天鹏会意,先是拎起身侧板凳,猛然砸向安放在角落的几个坛子。

坛子碎裂,大量的油料从其中流出,逐渐铺满了半个屋子并且缓缓流入到火塘之中。

不过片刻,火焰就升腾起来。

“走水了!走水了!”

朦胧细雨之中,周围邻居也逐渐开始惊呼。

“走。”罗怀言将身上大氅扔进火塘,随后只着麻衣,在几名武者的护卫下,来到后院角门处。

然而几人却并没有从角门离开,而是顺着角门旁的大车,登上了房顶,在层层叠叠屋檐的遮蔽下,向西而去。

在跑出二百余步后,罗怀言等人方才跳入一间空的房舍。

这里是罗怀言早就准备好的安全屋,几人再次换了一身衣服后,方才来到街道上。

此时街道已经人满为患,罗怀言等人刚刚离开的那处区域已经被衙役、净街虎、不良人们严密封锁,许多百姓与商贾都被堵塞在两边,一时间皆是惊恐异常,哭声喊声喝骂声连成一片。

然而片刻之后,待见到甲士成队列的出现之后,那些百姓们反而不敢哭喊出声了,尽皆站在道路旁边,大气都不敢出。

正经兵马入城了,这是要出大事。

罗怀言在包围圈外围,静静看着这一幕,犹如是在看热闹,直到片刻之后,他方才从衙役中认出一个熟人。

“王班头,这是闹贼了吗?”

王班头肩头被拍了一下,浑身一颤,正要发怒,见到是罗怀言后,又瞬间平复下来:“可不是闹贼了吗?而且还是大贼,皇城司觉得俺们这些净街虎不得用,就找了些兵马入城。要俺说……嘿……”

罗怀言不着痕迹的将一块银裸子塞到王班头袖子里:“王班头,你这是哪来的毛病,说话说一半。到底咋回事?”

王班头虽然捏住了银锞子,却有些犹疑的上下打量着这名在临安城中手眼通天的豪商:“罗老弟,你问这个干嘛?”

罗怀言之所以能在临安混得风生水起,最主要的就是他不仅仅走上层路线,更是与各路贩夫走卒,净街虎不良人混得十分熟络,更是在漕帮中挂了个名头,乃是名副其实的大水喉。

就比如这王班头,罗怀言曾经不止一次跟他称兄道弟,吃饭送礼。因此即便罗怀言门路要广得多,王班头也是丝毫不见外。

罗怀言扶了扶幞头,理直气壮的说道:“声势搞得这么大,城门封不封,道路查不查,我总得有个准备,自然是早打听早好。

临时抱佛脚抱错了,失了些钱财是小,耽搁了贵人们的大事才是大!王班头若是真的有难处,兄弟我也不逼迫,找别人去扫听即可。”

王班头连连点头,心中的微小疑虑也顿时消解,他将罗怀言拉进一处小巷中,低声说道:“这次不是临安府主事,而是皇城司来做。

说是来捉探子,谁知道是要干什么?这不,刚刚踹门进去,火就烧起来了,谁知道是不是杀人灭口?!马上御驾就要去建康了,这些小事,谁还会在意?”

罗怀言吸了吸鼻子:“也就是说,这破事就是小部分人闹出来的,不会扩大到整个临安,也不会闭城锁门?”

王班头立即捂住罗怀言的嘴:“这可不是我说的啊!这是你猜出来的。”

罗怀言又扶了扶幞头:“啧……都一个样嘛。王班头高义啊,若不是你提点一句,还不知道有多少黄澄澄的金子扔到钱塘江里去喂鱼。

没说的,今夜散班之后,我请王班头并麾下兄弟一起,在春风楼吃顿敞亮的!只不过我得出城一趟,就让之前的大刘管家来主持,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