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 第367章 朱元璋的振奋:咱大孙,天下无双!凝聚内力!

第367章 朱元璋的振奋:咱大孙,天下无双!凝聚内力!(2 / 2)

“北疆大捷。”

……

为首的急报兵带着一种骄傲,自豪,用出了全部的力气大喊了起来。

整个城前响彻这捷报之声。

而且不仅仅是宣读一次,而是所有急报兵全部同时宣读。

声音随着他们快马入城,迅速传开。

而在城内外。

听到了这北疆大捷之声的百姓们,京都军将士们,无不动容。

“诸位,听到了没有?”

“北疆大捷。”

“听到没有,太孙殿下竟然在率领我大明将士取得了北疆大捷。”

“太孙殿下战胜那些蛮子我不奇怪,毕竟太孙可是我大明的战神,千古以来,能够与太孙殿下睥睨的战将,一手都数得过来,只是我诧异这鞑靼哪里来的胆子,北元都完蛋了,他们竟然还敢进犯我大明?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的对,这鞑靼是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我大明都没有去找他们麻烦,他们竟然还敢来进犯。”

“这是他们找死。”

“没错,只是这些蛮子们没有想到太孙殿下就在北疆吧?如果他们知道太孙殿下在,估摸着也不敢来进犯吧。”

“我大明太孙殿下,文武双全,当之无愧的战神,区区蛮子竟还敢进犯,找死。”

“太孙威武,大明天威。”

“这些蛮子该死。”

“哈哈哈,今日当浮一大白,这鞑靼驱兵数十万来袭,没想到连他们的大汗都被太孙殿下给斩了,当真壮哉,当真痛快啊。”

“我大明有太孙殿下,当真天佑。”

“是啊。”

“太孙殿下在民间长大,心系万民,在军中成长更是有着战神之勇,看到这宽阔的驰道没有?如今应天府所有的官道几乎都变成了这混泥土驰道了,据其他的府域也都开始了。”

“我听,如今朝廷主要便是让整个大明天下相连,驰道无阻,全部都要重新修筑成这种混泥土驰道,这些可都是太孙殿下所创啊,有了这驰道,原本商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应天,可如今时间可以缩短近半,这便是真正的一马平川啊。。”

“没错。”

“不仅仅是这混泥土驰道,还有太孙殿下所创的蔗糖,肥皂,香水,如今可都是风靡天下,我就是特意来应天进货,贩卖至云南府的。”

“得太孙天恩,各种民生所需都是恩泽万民,特别是细盐,这可是比昔日那些权贵富商吃的精盐都要好上几分,可在皇上,太子,太孙他们的恩泽之下,这细盐竟然只比粗盐贵三倍,这也是完全在天下万民的承受之内,据以后这细盐的价格还会再降。”

“是啊。”

“据这细盐,当初太孙殿下了,此物乃是民生所需,理当用之于民,不以牟利。”

“我大明皇上祖孙三人,必会更强,更为兴盛。”

……

对于百姓而言。

如今的世道。

对于无数万民而言,对朝廷可谓是非常的满意,不仅免除了赋税,更是让民生变得更好,而且在当今皇上的严苛下,更是针对百官设立了完善的规矩。

吏治清明。

如此。

无数百姓自然也是归附大明,认同大明。

皇宫内!

急报兵畅通无阻的进入。

奉天大殿内。

“启奏皇上。”

“北疆急报兵来,言,北疆大捷。”

郭镇快步从殿外走来,激动禀告道。

此话一。

满朝文武纷纷汇聚,眼神之中皆是充满了期待。

龙椅上,朱元璋也是面带动容之色,当即笑道:“宣。”

“皇上有旨。”

“宣。”

郭镇立刻对着殿外大喊道。

应声。

三个急报兵快步走入了大殿内。

“臣等参见皇上。”

三人入殿后,当即跪地一拜。

“免礼平身。”

朱元璋大笑一声,一抬手,道:“北疆取得何等大捷?”

“启奏皇上。”

“皇太孙殿下率我大明将士于边城一战,斩敌超五万众,俘获六七万众,重创鞑靼来犯。”

“并亲手斩杀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

“此战,我大明大胜。”

“此乃鞑靼大汗之首级。”

“而此乃鞑靼之王旗。”

为首急报兵面带激动之色,恭敬呈奏。

而在身边两个兵卒也是丝毫不敢怠慢,纷纷将手中的木盒举起来。

“人头,便无需看了。”

“直接丢入乱葬岗。”

“至于这鞑靼王旗,那可得好好留着,收入库房保存,等以后,咱要建立一个败者的旌旗,让吾大明子民人人都可看。”朱元璋大笑着道。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纷纷高呼道。

“你们三个辛苦了。”

“好好去驿站休息吧,此番疾驰而来,理当犒赏。”朱元璋笑了笑,对着三个急报兵道。

“多谢皇上隆恩。”

三个急报兵激动应道。

“皇上。”

“太孙殿下还,请工部,兵部,户部全力调拨物力,人力,与制造兵器。”

“未来,太孙殿下需要的兵器不计其数。”

“还有来自元人的俘虏,如今会分批送至各个府域,为我大明劳作一生。”为首急报兵又恭敬道。

随后便缓缓退了下去。

“诸卿。”

“咱大孙,天下无双否?”

朱元璋十分自豪的看着满朝文武问道。

“太孙殿下,天下无双。”

满朝文武听到这等战果后,也是发自心底的齐声高呼道。

数十万元军南下入侵,最终竟然得一个如此惨败,甚至于他们的大汗都被朱应给斩杀了。

如此战果,不可谓不斐然。

“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了起来,也是十分兴奋。

“太子。”

“看来这一次雄英是准备北伐了。”朱元璋看向了朱标道。

“父皇。”

“这一次可是鞑靼主动来招惹我大明的,倘若不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敢。”

“儿臣全力支持雄英北伐,再来一次封狼居胥,破了他们的王庭。”朱标一笑,则是大声的道。

“得好。”

“咱也支持。”

“这一次可不是我大明主动出兵的,而是他们自寻死路。”

“如若不踏平这鞑靼,还真的以为我大明好欺负。”朱元璋也是大笑着道。

随后。

朱元璋目光在了大殿之上:“咱与太子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

“工部,全力给咱制造兵器,特别是新型的炮弹,还有新型的大炮。”

“兵部,给咱从南边调派二十万大军北上,作为后备兵力。”

“户部,给咱将那些俘虏都安排好,保证他们活得久,但也要给咱往死里用。”

“总而言之,如今我大明正缺人力,这些不要钱用的人力必须要更大用,而且在未来,太孙肯定会给咱大明抓来更多的俘虏,你户部一定要统筹好,绝对不能错了差错了。”朱元璋十分严肃的交代道。

闻声!

工部,兵部,户部三部的尚书全部都站了出来,大声回道:“臣等领旨。”

“太子。”

“如今已经是战时,你亲自督促,不可拖了雄英的后腿。”朱元璋对着朱标道。

“儿臣明白。”朱标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