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650章 师随军学校建设

第650章 师随军学校建设(2 / 2)

随着学校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陈振华始终密切关注着进展情况。他经常穿梭于各个建设工地,查看工程进度,检查物资供应。

一旦发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协调各方资源,迅速解决。在他的努力下,随军学校的建设进展顺利,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在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一批批办公用品有序地分发到师生手中。

将士们对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在训练之余,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认真书写笔记,积极讨论问题。

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才能在残酷的战争中保卫自己的家园。

而 129 师的军神师长以及小个子政委对于陈振华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他们在师部的会议上,多次提及陈振华的功绩,称其为抗战事业的幕后英雄。他们表示,陈振华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共同抗战的精神,为 129 师在武乡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漫长而艰辛的抗战道路上,这所随军学校将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战士。

他们将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为保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为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奋勇拼搏,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那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岁月里,局势的变幻莫测如同诡谲的风云。365 师的随军培训学校,在陈振华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下,早早地拔地而起,犹如一颗闪耀在黑暗中的星辰,为未来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易良品出任了这所培训学校的校长,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所开展的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了对班、排、连、营各级干部的全方位培养,更是大胆创新,新增了掷弹筒和迫击炮的培训内容。

在每一次的培训课堂上,易良品总是亲自示范,他那熟练的操作手法和精准的讲解,让学员们如痴如醉。

他深知,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战斗的胜负。因此,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武器的构造、原理,到实战中的射击技巧、战术配合,都一一为学员们剖析得透彻清晰。

同时,邢志国担任着随军学校的校长一职,并且兼任新兵团团长,他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为学校的管理和新兵团的训练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邢志国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他总是早早地来到训练场,亲自指导新兵们的每一个动作。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新兵们的军事素养迅速提升。

无论是队列训练、体能锻炼,还是战术演练,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得有条不紊,紧张而有序。

在培训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365 师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和未来战争的需求。然而,鉴于当时的 92 式步兵炮以及 41 式山炮尚未全面部署到位,这两种武器的专项培训暂未开展。

但令人欣慰的是,像 92 式重机枪、歪把子机枪、捷克式轻机枪、MP18 冲锋枪、中正式步枪、三八大盖步枪、卡车驾驶、甚至是高射机枪等常用武器的针对性培训,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训练场上,将士们热情高涨,刻苦训练,负责培训的教官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口令,纠正着每一个战士的动作。

将士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枪支,眼神专注而坚定。他们反复练习着射击姿势、装弹、瞄准、击发等一系列动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斗志却丝毫未减。

对于每一种武器,教官们都会详细讲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例如,在 92 式重机枪的培训中,教官会强调其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和持续射击的重要性,同时教导将士们如何快速更换枪管以保持连续射击。

对于歪把子机枪,重点在于其独特的供弹方式和射击精度的掌握;而捷克式轻机枪,则突出其轻便灵活、便于携带的特点,以及在战斗中的快速反应和转移。

不仅如此,为了让将士们更好地适应实战环境,培训还设置了各种模拟场景。在模拟的战斗中,将士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敌情和战斗任务,灵活运用所学的武器知识和战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