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昔日政绩成今日(1 / 2)

客厅里的气氛温馨而融洽,话题很自然地转移到了工作上。对于岳望北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干部而言,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我也不瞒着你。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不出意外的话,龙宝区委书记可能会接我政法委书记的位置。”岳望北答道。

龙宝区这两年的经济成绩很不错,不仅稳稳守住了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增速也都在10%左右。这既是因为有江安钢铁分厂,以及石梁柴机厂的底子(现在已经被拆分成中船工业公司柴油动力设计研究所、以及中船工业公司石梁制造厂),也是因为两位主官的个人能力。

区长杨紫云自不必说,以一己之力承担了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培育等种种复杂工作;区委书记彭霈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在市政建设与利益协调方面稳住了龙宝区的大局,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对于某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县而言,一枚可靠的压舱石式领导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类领导坐镇中枢,协调各方关系,那么县区内的冲突绝不会少————天城区就是典型的负面案例,经济增速上来了,但是各方利益没协调清楚,以至于经常闹出剧烈冲突。

陈东莱在心中暗暗计算着接下来的人事变动。如果彭霈高升,那么杨紫云多半会接任龙宝区委书记。到时候说不定又会有一轮人事调整。正思索间,岳望北的话语打断了思绪:

“我听说永安县今年的增速还行?”岳望北问道,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藏锋看到永安县今天的成绩,想必也会很欣慰吧?”

陈东莱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我听党斌书记说,93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已经出来了,永安县的Gdp增速达到了19.8%,位列全省第四。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总量上,永安县已经超过了开江县,正式成为全市第二,仅次于龙宝区。”

他的话音刚落,岳望北的脸上露出惊讶与些许得意之色。他们虽然知道永安县发展迅速,但没想到,竟然已经超过了老牌强县开江县————开江当年可是与鱼泉齐名的经济重镇,在八十年代中期,一度传出了要撤县设市的传闻。不曾想,现在居然被永安县正式甩在了身后!

永安县的崛起,并非偶然。它背后,是陈东莱从零开始,呕心沥血的布局。永安县原本是个贫困县,产业落后,在岳望北与王藏锋来到之后,他们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沉下心来,对永安县的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王藏锋发现,永安县虽然煤炭储量不高,但煤层品位极佳,同时,当地盛产页岩、石灰石、黏土等建材原料,而且品质上乘。他敏锐地察觉到,永安县最大的优势,就是“建材”与“能源”的结合。

他以煤炭能源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下游产业,比如煤化工、发电等。同时,他又以建材产业为支柱,发展水泥、砖瓦、玻璃等。煤炭能源为建材产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而建材产业又为煤炭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在解决了能源和建材两大产业之后,王藏锋又将目光投向了永安县的农产品。永安县盛产柑橘、柿子、板栗等,他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将食品产业作为辅助,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为永安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短短三年时间,永安县就被打造成了一个集能源、建材、食品为一体的工业强县,彻底改变了贫困县的面貌。

当然,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岳望北扎实的作风————如果没有岳望北在政治上为改革扫清了本土势力的阻碍,王藏锋的设想根本不可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