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第370章 ,绝对不能让李轩动摇京圈对文艺片

第370章 ,绝对不能让李轩动摇京圈对文艺片(2 / 2)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那些安插在你头上关于瓶的谬称.现在先让他们给你带节奏,就让这热度再飞一会儿”

接下来刘亦妃还有一部电影。

一部和李轩的电影,和余桦合作的,伤痕文学的电影。

《隐入尘烟》。

此时。

京圈。

王塑在内。

就在茶楼思考着一件事情。

这一次开年电影,可以说是各种意义上的出师不利,

商业向电影《功夫之王》出师不利,《南京!南京》因为李轩的作品,反而是成了对方的垫脚。

《功夫之王》还好,默契的把锅都甩在最年轻的刘亦妃身上准没有错的,给他那些负面新闻,用来转移整个企划的失败

《南京!南京》就甩不了锅了。

他看的最难受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南京照相馆》之所以那么好看,就是因为有《南京!南京》。

这才是让他最难受的地方。

“其实这样也好,让我们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轩已经成了气候,从现在开始对他打压,其实也为时不晚。”旁边的郑龙就说道:“说真的,现在还是为时不晚.”

至少,现在的郑龙就觉得,还在‘可防可控’的范围之内

现在的李轩因为《南京照相馆》的事情还在绝对的风头之上.这也让《南京!南京》一直在被鞭打.

甚至让郑龙和王塑有点动摇。

这位陆传,还捧不捧的上去!

因为这个舆论的颠倒,就实在是太两极了,甚至连一些曾经看了《南京!南京》好评如潮的中产博主们,在怀着不屑看完《南京照相馆》之后,突然的‘觉醒’了

“不管怎么说,陆传是一定要捧到第七代魁首的位置的,他的履历,年龄,一切,都是最合适的,大奖一定要有一个他的位置.用任何手段,任何方法,都要保证有一个陆传的奖.又或者说,保证李轩拿不到奖。”

要让一个人拿不了奖,要么就用硬实力,要么就让他沾上污点

《南京照相馆》很难去染上污点,可以说,今年李轩这一块,就有‘拿奖气质’的

两人对视一眼。

也心有灵犀。

“也就是说,只要人更多的作品去挤压,去将李轩的作品挤压的拿不到奖项,其实是一样的结果,李轩再怎么说,他也只有一个人,而我们是‘一个圈子’.他是真正的‘孤军奋战’,我们南京题材的挤压不过,那我们用其他题材去挤压他作品的生存空间.我们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同样有一大堆作品,一样能将他挤的泯然众人”

“那我们不是用【人海战术】了?”王塑此时脸上有点挂不住。

对一个李轩,居然要用起‘人海战术’这种事情.

用我们‘京圈’的人海,去将李轩的作品挤压的上不去

听起来甚至是有点可笑。

一种有点悲凉的可笑感觉

甚至,李轩还只是一个人,一个年轻人。

郑龙就说道。

“说的难听一点,就算到最后,要用张谋子和马小刚的作品去压他也是值得的.只要能保持我们京圈在影视圈的统治地位,只要这个地位还存在一切就都有可能,一切就都没有任何问题.”

对此,王塑也是不置可否。

就是因为李轩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才能表现,这种妖孽的表现,才会让郑龙用这种夸张的比喻。

就算最后让马小刚和张谋子专门去做这件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是现在,还不至于那么夸张。

现在,只要略微调一调档期,将管唬的档期,还有顾长韦的档期拉近来

这两位第六代导演的‘伤痕文学’作品.

旁边的郑龙说道。

“李轩接下来的作品,可就是靠着余桦的‘伤痕文学’协助制作的《隐入尘烟》,你作为文学圈出身的,怎么看这部作品”

“没什么怎么看,在拿奖方面《立春》和《斗牛》必杀之.”

王塑也没什么好说的。

余桦虽然很强——但他那么多年,可就只是单纯的靠着《活着》来活着了。

除了《活着》之外,他就没有别的优秀作品了,这是一个大的前因.他固然是有着不俗的才华才能的

但他的‘伤痕’拍了太多次了。

《活着》太经典了,甚至李轩自己都拍过一版《活着》的电视剧。

也就是从这里,余桦才真正的注意到了这位演员——还有他引导剧组的才能,在这里出现。

就算余桦来辅助,拍一个新的《活着2》,就算是挂着《隐入烟尘》的名字,那也是无用的。

“对伤痕文学的研究,在伤痕文学这一块,那么多年来,也就只有我们京圈拍的出来,也就我们京圈怕出的伤痕文学有人买账,能卖的出价钱来,能走的出票房来.市场只认可我们京圈拍出来的伤痕气质。”

“他们浙系说到底,能拿的出手的也就那几个人.”

王塑这一点还是可以保证.

又或者说,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去自信。

这是他的舒适圈子。

在作为操作圈子的大佬之前,他还是一个文学家,是京系的文学家!

和他们南方系的先锋派不是友方关系就是了.

但是从管唬的《斗牛》和《立春》这两部作品去出发。

李轩就绝对的,比不得这两部作品.

如果只是一部《活着》的话。

而且还有张谋子版本的《活着》电影版本珠玉在前的情况下,再来一部《活着》的版本

还能取得什么成果

“一个靠着《活着》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再拍一个翻新版本,不同角度版本的《活着》,那也是曾经出现过的东西,在《斗牛》和《立春》的挤压下.”

“这一次的当期口碑,就绝对不会再出现《南京照相馆》那样的情况了.不为别的我们也要挽回京圈对于文艺片权威性的口碑”

甚至想的夸张一点,王塑就觉得,李轩的作品有可能动摇京圈对于文艺片这个领域的‘释经权’。

也许就比第七代导演位置的动摇,更让人来的不安!

“嗯”

郑龙听着也安心了许多,王塑说的话都是很客观的情况,他也是艺术方向的从业者,在这方面,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而且现在还是京圈的统领区,舒适区,还调了两个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档期出来。

断然不可能输的。

但是这件事也是断然丢脸,就算是在熟悉的题材抗争,都要调第六代导演的档期来‘对狙’生怕被抢了热度。

郑龙就看着王塑。

就算刚刚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但现在,还是很不开心。

他就知道,这种不开心到底是什么,是一种,不开心的情绪。

调两个京圈人的作品来,就是为了针对一波李轩,这件事,听起来其实就有一种很扯的味道在里面。

此时,郑龙问了一个问题。

“我问一个问题。”

“嗯”

“如果这一次,放在对立面上的人是陆传的话,我们需要这么做吗”

“.”

沉默

一切都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