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他便听到了那位副省长的声音。
“王省长,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汉东省京海市的苏哲。”
苏哲的语气非常客气,带着对长辈和领导的尊重。
电话那头的王副省长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热情地回应:“哦!是小苏啊!你好你好!苏部长身体还好吧?我们可是有段时间没联系了。”
他巧妙地点出了和苏东的关系。
“家父身体很好,劳您挂念。”
苏哲寒暄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但语气依旧保持着客气和委婉:“王省长,这次冒昧打扰,是因为我们京海市正在推进一个重要的汽车产业链整合项目,涉及到一家境外企业,坂和精工。这家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这边已经有了周密的安排。不过,刚刚了解到,贵省的君盛电子集团,似乎也对这家企业产生了兴趣,并且提出了新的收购报价...”
苏哲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对方消化信息,然后继续用斟酌的词语说道:“王省长,您是经济工作的老领导,经验丰富。您看,这个时候,如果国内企业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不必要的竞争,不仅可能推高收购成本,让外人看了笑话,也可能干扰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整体布局和导向...我们京海这边,压力很大啊。家父也常说,做工作要顾全大局...”
他的话没有说得很透,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确:坂和精工是京海(或者说是他苏哲)看中的目标,已经有了安排,君盛电子此时介入是不合时宜的,希望您作为东江省的领导,能管一管自己的孩子,别出来搅局。
王副省长在官场沉浮多年,哪里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尤其是苏哲最后抬出了苏东,这几乎就是明确的指示了。
他立刻在电话那头表态,语气严肃了许多:“苏哲同志,感谢你提醒我这个情况!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识大体、顾大局,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整体导向!
怎么能只顾眼前利益,盲目介入那些背景复杂、存在巨大潜在风险的国际并购呢?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请你放心,也请转告苏部长,我省的企业必须服从大局,不能干这种干扰整体部署的糊涂事!我马上了解情况,立刻处理!”
“太感谢您了,王省长!给您添麻烦了!”
苏哲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又客气了几句,才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苏哲脸上露出一丝冷意。政治层面的警告已经发出,接下来,就看君盛电子和李建国是否“识时务”了。
......
苏哲的电话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天上午,东江省君盛电子集团总部楼下,突然来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车队。
省政府的牌照显得格外醒目。
以副省长王卫国为首的省政府调研小组,突然莅临君盛电子进行“调研考察”,陪同的还有省发改委、工信厅、国资委的主要领导。
李建国接到通知时,又惊又喜。
惊的是省里这么大阵仗的突然造访,事先完全没有收到风声;喜的是这是难得的在省领导面前展示企业实力和形象的机会。他立刻带领所有高管,毕恭毕敬地到楼下迎接。
“王省长,欢迎欢迎!您和各位领导大驾光临,指导工作,是我们君盛电子莫大的荣幸!”
李建国满脸堆笑,热情地握住王卫国的手。
王卫国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和他握了握手,语气平淡:“建国同志,不用搞这么大阵仗。我们就是下来走走看看,了解一下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话虽如此,但庞大的调研阵容和随行的各路官员、记者,都预示着这次“调研”绝非寻常。
李建国不敢怠慢,亲自引导着领导们参观展厅、生产线,详细介绍君盛电子的发展历程、技术成果和市场前景。王卫国不时点头,偶尔问一两个技术性或政策性的问题,显得很懂行也很关心。
然而,当众人来到会议室坐下,听取李建国关于企业未来战略规划的汇报时,会议的气氛开始悄然转变。
李建国兴致勃勃地讲到了君盛电子如何把握机遇,拓展国际市场,甚至隐晦地提到了正在关注某些海外并购机会,以期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这时,王卫国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李建国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