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逸啊,能不能帮我也安排个实差,外放个刺史也行,我觉得这人啊,不能闲下来,以前虽然一场接一场的打仗,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可却一点事没有,这仗一停,人一闲,我居然就倒下了,几乎成了一个废人了。
我还年轻,才三十出头,总不能就这样一直在家养伤吧?
我那老伙计忽雷豹,最近都没什么精神了,它也渴望著上战场呢。
「二哥,你征战十余年,大小二百余战,负创百余,流过的血都有数斛,如今天下一统,你也该大将卸甲,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好好休养了。
江山代有人才,朝廷里也还有很多将领们,让那些年轻后辈们上嘛。
你这开国功臣也该享享福了。
安心疗养身体,待好些时,可以侍从天子,一起打打猎,也可以帮陛下教导禁军、百骑的骑射,讲讲战例、阵法嘛。」
秦琼苦笑。
「李药师其实是一个文官,而且这都五六十了,却还能统兵作战,我这武将,年纪轻轻就在家疗养,哎···」
秦琼又闻了闻杯中酒,「无逸啊,你刚才说那些固然有道理,只是我觉得出兵也不是就没胜算。
如果是你来挂帅,咱们这些老兄弟都叫上,区区一个吐谷浑,何足挂齿?
伏允老贼往哪逃?
雷霆一击,让他想逃都无处逃。
吐谷浑是草原,他们是游牧部族,这让他们便于逃窜不错,可这样一来,我们也便于奔袭突击,敌人还没有坚城可负隅顽抗,咱们不用打攻坚战啊,就跟大业末年我随张将军围剿流贼一样,不论数量有多少,可却更好突袭、
击败。
无逸,你再出山一次,你来挂帅,我来做先锋,咱们直奔青海,一举擒下伏充老贼,这吐谷浑百万牛羊牲畜,直接全是我们的,运回来不也一样能有帮助吗?」
「既然老程去泸州,能够自己解决粮草等,也能打铁山獠,那咱们也一样可以对吐谷浑速战速决啊。」
「二哥,此事陛下和诸位相公大臣们,已有决策,就不再说了。来,我给二哥煮茶养生茶,喝茶。」
秦琼看著那边程咬金和罗士信在扳手腕较劲,眼中全是羡慕的眼神,「这些家伙,真生猛啊。」
他既羡慕他们身体都好,也羡慕他们都获得了新的职事,即将奔赴各地,镇守一方。
李逸看著他的神情,突然想到了一句词,美人迟暮,将军白发,最是红尘两不堪。
秦琼才三十许,本正当壮年,但却已经病的不能再上战阵呢,看著那些战友伙伴们,他的心态已经老了。
腰带十围的程咬金,和短小精悍的罗士信扳手腕,居然是打平了。
涨红了脸的程咬金很不服气,嚷著要再来。
次日,中午皇帝召李逸陪他一同用膳。
「你尝尝这窝头。」
李逸看著面前的一盘小窝头,看著不似之前吃过的宫廷小窝头,那种是选用精细研磨的玉米粉,配黄豆面,再添加白糖,蒸制而成的拇指大小的圆锥形小面点。
可眼前这个看著完全不同,「这是野菜和粗粮做的?」
李世民笑道,「你先尝了再说。」
拿起一个,个头更大点,像是个小茶杯,但掺了野菜后,也更粗糙些,甚至野菜蒸过后发黑,让这窝头没那么好看。
咬一口,确实不如之前宫廷小窝头甜和细,口感也很粗,不仅是有野菜,似乎还有麦麸似的。
细尝下好像还有点点腥味。
不太好吃。
李世民道:「这个可是皇后亲手做的,玉米面是主料,掺了些豆面,然后加入了麸皮、野菜,还加了一样东西,蝗卵晒干后磨的粉。
这掺麸皮、野菜的窝头很粗,主料也是粗玉米粉。
吃起来确实没玉米面、豆面、面粉做的三合窝头好吃,可如果饥荒之时,也能节约不少粮食。
朕听说,百姓用橡子面、榆树皮磨粉,掺些大豆、小米粉,再加野菜,甚至添些观音土,做成饥荒时的救命窝头。
皇后也做了点橡子面的,很苦涩,御医说不能多吃,容易便秘。」
相比起野菜树皮橡子果观音土等做成的窝头,眼前的这种玉米大豆野菜加蝗虫卵粉做的窝头,已经强太多了。
「无逸啊,旱情很严重,麦子怕是长不成了。
朕打算从今天起,每天只吃两顿。
过午不食,以后主食就吃这种粗窝头了。」
「那臣也要响应,情况好转前,也过午不食,一天两餐。」
「陛下,能否请皇后将这窝头的做法赐给臣,臣也让家里学做这粗窝头。」李逸笑道。
皇帝应下,还赐了李逸一笼皇后做的粗粮窝头,总共六个。
不仅是他,其它几位宰相也全都获赐一笼皇后亲手做的粗粮窝头。
而朝中三品以上职官,和两省供奉官们,则得到了光禄寺按皇后方法制做的粗粮窝头一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