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未眠(2 / 2)

马周现在是治书侍御史,御史台的次贰,皇帝很赏识。

“上次萧瑀上书攻击无逸,诬告他结交党羽,意图谋反,把你也列为无逸党羽了。”皇帝道。

马周听了此话,却没害怕,只不淡定道:“满朝皆知臣本布衣,出身贫寒,武德初,为博州助教,一小吏尔。

是李司徒安抚河南河北时,特征召入行营幕府效力。

我在李司徒麾下为刀笔吏,是李司徒刮目相看,将我步步提携,后来又荐举给陛下。

陛下对臣更是破格使用,如今官至五品治书侍御史。

臣感激李司徒知遇之恩,更感激陛下的赏识。

然李司徒和臣,都是一心奉公,忠于王事之人,说臣和李司徒结党营私,那就纯是诬陷了。”

皇帝笑笑,

“朕信任无逸,也信任你,因此朕把萧瑀的宋国公爵位削夺,还将他贬为商州刺史了。”

他顿了顿,“但这段时间,有不少官吏对朕率百官移驾洛阳,也对无逸牵头整顿沙门淘汰非法一事,多有非议。

检校御史大夫崔君肃,好像也是偏向萧瑀、杨恭仁等,御史台最近的表现,

让朕很不满意。

崔君肃,在关键时候,没把握好立场,朕觉得他已经不适合再担任此要职。

朕已打算让崔君肃外放为襄州都督、刺史。

御史台呢,暂时由你主持。”

马周连忙道:“陛下,崔公为官数十年,经验老道,且十分稳重,御史台有他坐镇,更加稳妥。”

“你别替他说话了,朕都知道,他此前可没少打压你,你用不着以直报怨。

崔君肃做过朕的秦王府长史,也做过朝廷的黄门侍郎,能力确实有。但此人起家北周道王侍读,历经周隋唐几朝,中间还做过宇文化及和窦建德的宰相,

这人越老越糊涂,不是什么有担当之人。

让他去襄州做都督吧。”

皇帝现在最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跟他立场一致,能够坚定的站在他一边的官员,

能力反倒是排在第二。

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更需要坚定的人。

崔君肃是老油条,他立场不坚定,那就不能再让他掌握御史台这么重要的位置。

“无逸,你看让陕州刺史孙伏伽任御史大夫好,还是让宰相魏征兼御史大夫好呢”皇帝问李逸。

“陛下,御史大夫职权重要,如此要职人选,臣以为还是召开廷议,陛下提出人选,宰相们一起商议更好。”

孙伏伽和魏征,那都是李逸的师兄,

虽然他觉得这两人确实都是不错的御史台人选,但他确实不适合在这里帮皇帝选。

时辰到,

晨鼓响起,

城门郎拿出钥匙,打开宫门。

宫门守卫缓缓打开城门。

李逸从马车上来来,

然后马周也跟着下来。

排队进宫的常参官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俩人不久前才被弹劾结党,现在就这么不避嫌

下一刻,皇帝也从李逸的马车中下来,

顿时许多人暗暗惊讶。

皇帝这怎么从宫外来,还是从李逸马车上下来,这是昨夜去李逸府中过夜了

李逸昨日才刚回洛阳,

皇帝就去他府上过了一夜

这君臣关系是得有多好啊。

官员们要来行礼,李世民挥了挥手,“免礼免礼,”

皇帝带着李逸先进了宫门。

不是朔望朝,

常参官员不多,流程也就简单一些,费时不多,早朝结束。

官员们各回本衙办公。

皇帝让政事堂宰相们留下廷议。

皇帝去更衣,

宰相们到了议事殿,纷纷跟许久不见的李逸打着招呼。

魏征笑着道:“整个洛阳都在传,说李司徒在嵩山少林,大雄宝殿佛祖金身前,使出五雷正法,目射两道电光,刺的少林棍僧之首的大将军昙宗全身动弹不得,

然后并指如剑,

刺出了一道雷霆,

直接把那位少林武僧之首的昙宗,那八尺巨汉被一指电倒,全身僵硬抽搐倒下,

传的神乎其神啊。

无逸啊,你这五雷正法可了不得啊,啥时展示展示嘛。”

魏征以前也当了多年道士,五雷正法他也学过,也会掐指喊诀,可哪有那等神通威力嘛。

李逸呵呵笑,

主动给大家煮茶。

杜如晦倒是早知晓过李逸五雷正法大名,虽不曾亲见威力,但估计确实很厉害,

“无逸这趟来洛阳开路,可是让我们后面一路都很轻松啊,沿途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尤其是洛阳城,早就准备妥当。我们一来,不仅皇宫准备好了。

就是百官和将士们,也都准备好了房宅、军营,粮食肉蔬等供应也很充足。”

房玄龄则道:“这洛阳城一下子涌入小十万人,可物资都还能供应充足,尤其是整个洛阳的物价都没怎么涨动,

这可是真十分了不得。”

温彦博却道:“李司徒一来洛阳,直接就砍了三十六个行首的脑袋,这哪个商人还敢涨价

我觉得商人趁机乱涨价,确实不妥,但也没到就砍头的地步。

李司徒完全可以先斥责,然后下令整改,总得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而不是直接把脑袋砍了。

况且,这物价涨跌,也都是根据市场供需来的”

李逸呵呵一笑,也没反驳温彦博这个检校中书令。

杜如晦帮李逸说话,“时间紧任务急,无逸快刀斩乱麻,这是军中之法,用在此时却是恰好的,若没有那雷霆之威,又如何能迅速震慑住那些奸滑的商人”

“喝茶喝茶,”李逸给众人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