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晋庭汉裔 > 第三十九章 魏浚开关

第三十九章 魏浚开关(1 / 2)

阳平关,自古便是英雄用武之地。

一百一十年前,张鲁攻破此处,成功夺下汉中,割据二十载;九十年前,曹操刘备在此争雄,终成鼎足之势;四十年前,钟会、邓艾也是自此入蜀,开启了晋室的一统之战。如今刘羡又一次站在了此处,遍观两岸的山石成林,松柏成障,心中无限感慨,他想:眼见如此秀丽风光,世人怎能不胸生激荡,怀有吞吐日月之志呢?

但随行的将领们却感到较为悲观,因为若要在这里进行作战,条件未免过于艰苦了。阳平关之前,仅有一条平坦的小道,可以容纳十余人并肩前行,在这种条件下,想要从小路上进攻阳平关,无疑是不可能的。而南面又是汉水,那就只有一个作战选项:上阳平山扎营,翻山进攻阳平关。

这正是当年曹操灭张鲁的选项。可即使曹操当时有十余万大军,也一度在阳平关上受挫,因为地形实在是太过险峻了。

根据《魏略》中的《魏名臣奏·董昭表》记载,当时张鲁军在阳平山上也立有营垒,曹军被迫从下往上仰攻,别说攻破营垒了,连近身都极为困难,激战一夜,双方的战损达到了骇人的一比五十,曹操见此情形,沮丧得无以复加,当即就想打道回府。

还好撤军之时的当天,阳平关发生了一件怪事:不知为何,有数千鹿群突然奔袭到北山上,冲垮了张鲁军设立的栅栏。而五斗米道以鹿为神兽,张鲁军遇此情形,还以为遭遇了神罚,北山守军当即落荒而逃,而曹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当即停止撤军,趁守军没有补齐缺口,先行抢得阳平山,这才阴差阳错地夺得了阳平关。

也因为此事,张鲁也认为曹操乃是有上苍庇佑的强运之人,为此拒绝了刘备的招揽,放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名言,最后将整个汉中郡与上百万人口,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曹操。

而现在,除去眼前的阳平关外,人们也可以看见,北面的阳平山上,同样列有不少营寨,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防御体系,与当年的张鲁军布置无异。可刘羡既没有曹操的十余万大军,也没有数千麋鹿引路冲围的好运。想要正面攻破阳平关,在众人们看来,真可谓是难如登天。

故而有人提出建议说,不如先退回沮县,从长计议,看看是否可以用水师,绕过这座艰险的关隘。毕竟当年先主取汉中,就是直接无视了阳平关,渡汉水进入汉中,进而在山中开凿粮道,南下定军山,进而攻略汉中。

但刘羡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顾军中的反对意见,仍令众人上山扎营,并下令道,一旦完成扎营,三日之内,大军便要进攻阳平关。这引得众人议论纷纷:“元帅夙来不愿硬攻,此时扎营,莫非还有奇策?”

可到底是什么奇策呢?诸将却想不出来,但刘羡的威望已经足以压服所有的反对意见。人们只好带着疑惑,上山伐木立营,一面猜测中刘羡可能的布置,一面等待军议的到来。

果然,次日一早,刘羡召集军中诸将,向他们解释此战的布置。

正如诸将所想,他并非想要正面进攻阳平关,如此愚蠢且不顾伤亡的决策,刘羡还从来没有做出过。但在他看来,由水军进入汉中的决策也不可行。

因为现在不比当年,和当年有两大不同。

一是刘羡并没有足够多的船只,自从秋汛结束以后,陈仓道的姜水落潮,导致除去少数的小船以外,大量的船只都在搁浅,无法进入陈仓道。

二是刘羡如今时间宝贵,不比曾祖能调用大量的粮草,绕开关城,打算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决战。从眼下的条件来看,想要迅速稳定汉中局势,尤其是迅速安置麾下的移民,就必须要快速拿下阳平关,以此来确保迁民的顺利进行。

故而刘羡原本的打算是,锻炼一支奇兵,由诸葛延率领,专门攀登山石,走小道越过阳平山,然后煽动汉中内部的百姓响应,以此内外夹攻,来攻破阳平关。

因为齐万年之乱时,有不少雍州与秦州的流民进入汉中,与刘羡颇有渊源。而他们远来如此,没有靠山,生活必不如意,只要收买了这些人,就相当于在汉中有了内应。同时,翻山的这支奇兵也已有了,就是毛宝带领的飞鹞营,刘羡为此特意训练了三月,只要不是完全垂直的悬壁,这些人都能安然攀过。

刘羡说到此处,众人都觉得这计策颇有胜算,就问刘羡道:“对于此策,元帅有几成把握?”

刘羡答道:“六七成吧,胜算不高,所以我已经打算放弃了。”

这句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世上没有必胜的战事,能有六七成就已是不易,刘羡为何要轻易放弃呢?

直到此时,刘羡才悠悠告知道:“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他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咸阳原补充士卒时,率族人前来投奔他的魏浚。

这位曾经在洛阳之役,向刘羡解围示好的士人,虽说是初次与刘羡见面。可他言语得体,才能出众,气质与李矩类似,仅仅一面就获得了刘羡的信任。而魏浚又自告奋勇,向刘羡担保说,他在征西军司任职多年,在汉中颇有故人,只要给他一定时间,他能够说服阳平关无血开城。

这是再好不过的提议,两人一拍即合。魏浚当即孤身前往汉中,而刘羡则封锁消息,除了孟讨等极少数人,魏浚留在军中的族人以外,几乎无人知道他的存在。刘羡希望以此能确保魏浚的安全,也让汉中的守军放下防备。

只是魏浚毕竟是孤身一人,一去月余后,也无法派人回来做联系。因此,在抵达阳平关前,刘羡其实并不知晓,魏浚的劝降是否顺利。而此时此刻,他需要一个人先潜入阳平关,以此来打探阳平关的虚实。只要能在城中联系到魏浚,开关一事,大概率便能迎刃而解了。